成都的“双碳加减法” 构建碳普惠生态圈还有更多“碳中和+”场景

来源:成都商报 时间:2021-05-05 08:34:56编辑:庞捷
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约57%。尽管煤炭行业可以通过洁净煤生产和相关工艺降低碳排放水平,但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大幅削减煤炭直接消费(特别是散煤消费),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
然而,传统能源的高效减排以及清洁低碳能源的利用势必会导致能源使用成本的上升,因此,实现“双碳”目标一定要算经济账。
中国已全面确立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作为国家批准的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就已提出:要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城市。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成都做了“加减法”。
加减法:
普惠机制鼓励企业节能减排
“在碳排放上,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是‘三大头’,其中,工业产业占比约一半。”成都大汇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都市环境保护咨询专家甘霖说,要实现“双碳”目标,三大领域的减排是关键。
甘霖介绍,早在2017年,成都就实施“煤改电”工程,70多家使用煤锅炉的企业改成了电锅炉,部分企业也成了成都低碳项目的首批场景打造示范点。
如何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算法和量化是关键。
甘霖举例说,比如一个使用传统散煤锅炉的酒厂,改成电锅炉后,成都对其进行电价补偿。而改成电锅炉后,酒厂煤炭用量变少,为成都二氧化碳减排作出贡献,贡献量多寡、如何补偿等等,就需要进行量化。
“我们自主创新了低碳综合项目开发方案,包括碳减排量化方法学、减排量核算、减排量中和等全过程碳排放技术,量化后的减排量需通过政府监管部门的核证签发。”甘霖介绍,具体做法是:将酒厂前三年的煤炭消耗数量算出,同时对煤改电后的酒厂持续监测一年,将改后的工艺变化及全年用电量与改前对比,同时,对煤炭全水、发热量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通过自主开发的碳减排量化方法学就能精准测出企业减排量。
测量结果只是一个数字,如何将这个数字转化成实际效益?
甘霖说,2020年10月,成都印发了《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管理办法(试行)》,经过核算的减排量通过政府核证签发后,就具备可交易的“碳资产”价值,排放企业可通过交易所平台交易购买碳减排量用于企业生产活动的中和抵消。
“成都鼓励企业用本地减排量来综合排放,用碳普惠市场对传统工业企业进行源源不断的补偿,以此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甘霖说。
与“煤改电”类似的是,成都还在推行“油改电方法学”“城市绿道方法学”等,这一套方法学已在成都市相应场景实现落地推广。
“当然,成都也不是在简单地做加减法。”甘霖说,碳排放和产业结构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减少碳排放、提升碳排放绩效,同时碳排放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推动作用。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产业增长,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降低工业产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可逐步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这在他看来,“也是在做乘法。”
除了工业产业,在交通领域,成都也在做“乘法”。比如用氢能源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等。
加快构建
自生长、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圈
“‘碳中和’是时代洪流,也是时代必须,需要人人关注,同时付诸实践。”甘霖说,目前不少人对碳中和尚缺乏具体认识,也很难理解温室气体带来的气候灾难,因此他建议,应该鼓励民众提高用电效率,用科学方法进行垃圾分类,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等。
同时,甘霖建议,在工业、交通和建筑三大产业上,在鼓励政策外,配套政策还应有惩罚机制,鼓励企业进行减排技术革新,同时实施电能替代工程。
“在‘碳中和’这件事上,成都的做法不仅是创新的,还是超前的。”甘霖提到,比如,早在2018年,成都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来支撑“碳惠天府”行动和低碳城市建设,同时,成都也培育了一批低碳咨询经济的技术资源团队,以此来打造开发更多“碳中和+”场景,惠及民众。
今年3月,成都市政府印发《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着力拓展公众低碳场景、构建碳减排量消纳机制、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加快构建自生长、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圈。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在国内首次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的双路径,通过线上公益平台对市民绿色出行、节水节电等行为发放碳积分奖励,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同时,指导实施节能改造、低碳管理、生态修护的企业开发碳减排项目,并作为卖方参与碳中和交易。
正是基于成都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心和信心,甘霖表示,未来,除了继续发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他们也将对成都的学校、综合体、写字楼的电能替代和能效提升工程进行低碳综合项目场景打造,同时开发更多“碳中和+”场景,鼓励全民参与到“碳惠天府”的行动中来。(红星新闻 彭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