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研究报告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
4种途径、5个层级
“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事件传人
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17名中方专家和17名外方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分为流行病学、分子溯源、动物与环境3个工作组,在武汉开展了为期28天的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研究报告。
根据现有科学证据和发现,联合专家组对新冠病毒引入人类4种传播途径的可能性进行了定性风险评估,并用“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比较可能”“非常可能”5个层级评价。
报告认为,新冠病毒“可能至比较可能”从原始动物宿主直接传人,“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可能”通过冷链食品传人,“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事件传人。
最初源头仍成谜
证据可能表明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最初源头
为了发现和确认早期新冠病例,流行病学工作组评估了2019年底武汉和周边地区对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监测数据。所有这些研究中,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新冠疫情暴发前几个月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受新冠病毒影响。
对新冠疫情暴发前两个月武汉市233家医疗机构76000余份呼吸道疾病病例记录等评估研究认为,这些病例中没有任何一例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因此在2019年10月至11月期间,武汉不太可能发生新冠病毒“实质性传播”。
研究还发现,许多早期病例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关联,但也有许多病例与其他市场有关,还有些早期病例与任何市场都没有关联。2019年12月,病毒在更广泛社区内的传播可能导致与华南海鲜市场无关的病例。这些证据可能表明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最初源头。
其他国家潜在早期传播
蝙蝠和穿山甲所携病毒相似度不足以使其成为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
分子溯源工作组分析了从动物身上采集病毒的基因组数据。已有证据显示,与新冠病毒最相近的冠状病毒存在于蝙蝠和穿山甲体内,表明这两种哺乳动物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但病毒相似度尚不足以使其成为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此外,水貂和猫等动物对新冠病毒高度易感,表明可能还有其他动物是潜在宿主。
工作组还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采集的病毒样本序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疫情暴发第一阶段病毒序列的多样性。几份来自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患者的样本具有相同的病毒基因组序列,表明这些患者来自同一个感染集群。不过数据也显示,在武汉疫情暴发早期病毒序列已存在多样性,显示在华南海鲜市场之外还存在未被采样的传播链。
工作组还评估了不同国家已发表的研究数据,这些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传播一般先于当地最初发现病例数周。其他国家有疑似阳性样本发现时间甚至早于武汉首例病例,这表明在其他国家有传播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报告认为,对这些潜在早期新冠传播事件进行调查“是重要的”。
与冷链关系尚不明确
本次研究从华南海鲜市场采样的动物产品均未检测出新冠阳性
动物与环境工作组在对中国野生动物采样和检测中,没有发现新冠病毒的存在。动物与环境工作组对从菊头蝠和穿山甲等动物体内发现的与新冠病毒有亲缘关系的冠状病毒进行了分析。在疫情发生前后从中国31个省、区、市收集到的超过80000份野生动物、家畜和家禽样本中,也没检测到新冠病毒抗体或核酸的阳性结果。
截至华南海鲜市场关闭时的环境采样分析显示,该市场的923份环境样本中有73份样本新冠检测呈阳性,表明病毒的环境污染广泛存在,与新冠病毒有可能通过污染产品传播至人类的结论相一致。
现已发现新冠病毒可以存在于冷冻食品、包装和冷链产品中。中国最近暴发的一些疫情显示与冷链有关,一些其他国家向中国出口的包裹和产品上发现了新冠病毒,表明病毒可以通过冷链远距离携带。华南海鲜市场的供应链包括来自20个国家的冷链产品和动物产品,其中一些国家在2019年底前的样本新冠检测呈阳性,还有一些国家存在新冠病毒的近亲病毒。虽然有证据表明一些在市场出售的动物对新冠病毒易感,但本次研究从市场采样的动物产品均未检测出新冠阳性。
报告提出了联合专家组下一步研究的建议,包括建立全球统一的数据库,在全球更广范围内继续寻找可能的早期病例,由全球科学家在多国多地寻找可能成为病毒宿主的动物物种,进一步了解冷链和冷冻食品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等。据新华社
中方专家回应
4大关切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3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继此前世卫组织发布报告后,进一步介绍溯源联合研究的关键信息,权威回应公众关切。
没有找到源头?
“早报告的地方,不一定病毒最早出现”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经过近2个月的共同努力,联合专家组就此次联合溯源工作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科学假说及下一步建议的主要共识达成了一致意见。
“早报告的地方,不一定是病毒最早出现的地方。”中方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梁万年说,中国是第一个和世卫组织联合开展溯源研究的国家。纵观传染病历史,要想真正找到新发传染病的源头,并被全世界公认,要花很长时间。
数据是否完整?
“中国没给原始数据的提法不成立”
梁万年表示,联合专家组秉持“四个共同”的原则,即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共同撰写研究报告、共同发布研究结果,中方专家掌握的信息和外方专家掌握的信息不存在差异。
“说我们不分享的这个假设和提法,是不成立的。”梁万年说,有些数据,比如涉及病人隐私等,按照中国法律,不能带走、不能拍照,但中外专家都是在一起做分析。
报告为何费时?
“经得起历史考验”
梁万年介绍,联合专家组自今年2月9日在武汉公布框架性共识以来,又认真核实梳理了每一句话、每一个结论、每一个数据,反复磨合,旨在更科学、更完善地发布结果。
“写这个报告,拿出了绣花的功夫。只有中外双方联合专家组共同认可报告才能发布,并没有预设时间。”梁万年说,“这份报告经得起历史考验。”
梁万年表示,希望未来在世卫组织的领导下,全球科学家能团结协作,继续以科学的方式来开展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
下一步研究什么?
中方专家组提出四项建议
梁万年说,中国是首个病例报告国,所以在中国率先开展全球溯源。但溯源工作是持续性工作,在中国溯源结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在全球广泛开展溯源。
对于病毒溯源,中方专家组提出四项建议:
一是要扩大全球统一的数据库,包括分子、基因序列、临床、流行病学、动物监测以及环境监测的相关数据;
二是要在全球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地去发现可能的早期病例;
三是关于动物宿主,全球科学家都要共同努力,在多国多地共同开展相关研究,更多元地寻找可能成为病毒宿主的动物物种;
四是要进一步地了解冷链以及冷冻食品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据新华社
外交部
希望美国等国家也同世卫组织开展溯源合作
3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等14国对世卫报告表达关切和疑问的等问题向发言人提问。
华春莹表示:溯源是科学的问题,应由全球科学家来合作开展,不能被政治化,这是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美国纠集极少数国家发表所谓“联合声明”,公然质疑否定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组报告。这是他们不尊重科学、借溯源搞政治操弄的确凿的证据。美国早在报告发布前就已经开始做这件事了,但响应者寥寥。这种把病毒溯源政治化的做法极不道德,也不得人心,只能阻碍全球溯源合作,破坏全球抗疫努力,导致更多的生命损失,同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愿望完全背道而驰。相信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对此看得很清楚,他们的图谋不会得逞。
正如联合专家组指出,溯源工作应基于全球视野,未来溯源工作不会局限于某一区域,需要多国多地开展。本次专家组报告也提出多项未来在全球开展的溯源任务。我们希望美国等有关国家也能像中国一样,本着科学态度同世卫组织开展溯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