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传统难题 她为三星堆出土象牙敷“面膜”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1-04-27 09:07:02编辑:张小风


赵丽娟在实验室展示“面膜”保护。 受访者供图


赵丽娟(左二)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实验。肖雨杨 摄


给刚出土的象牙敷上“面膜”。 受访者供图

守望三星堆
●“保湿面膜”根据出土象牙的形状量身定做
●这项技术在全国文物出土保护领域应用尚属首次
●除了出土文物的保湿,水凝胶保湿技术还可用在医学等领域
随着三星堆新一轮6个祭祀坑考古发掘工作的进行,三星堆文化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3月21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超过170根象牙相继出土,这让文保专家们欣喜若狂。一根长约1米的象牙,被文保专家用一张透明状的物品覆盖于其外表,这是为了模拟象牙出土之前的湿度,从而保证象牙不会因为接触了空气而导致开裂、粉化。
这项保湿技术的发明者是四川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赵丽娟,她和团队研发的“出土文物保湿技术”,在全国文物出土保护领域应用尚属首次,这种技术应用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鲜有报道。
仿生技术 给象牙敷“保湿面膜”
近日,记者走进四川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实验室。赵丽娟教授的实验操作台上放着两个透明的塑料盒子,盖子上贴着“保湿材料”几个大字,这正是出土古象牙的“保湿面膜”。“这个保湿材料是通过亲水高分子、甘油、抑菌因子等合成的水凝胶,含水量高达70%左右。”赵丽娟将这块科技含量十足的水凝胶递给记者,透明、无味,摸起来软绵绵的。正是这块水凝胶,让中国出土文物的保湿技术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在此次三星堆古象牙出土现场,“保湿面膜”也首次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中,“面膜”是根据出土象牙的形状量身定做,将其全方位无死角覆盖,让每一寸“肌肤”都得到充分的滋润。
为什么要给出土象牙保湿?据赵丽娟介绍,由于象牙在地里沉睡了3000年以上,土壤环境相对比较潮湿,这是南方地区出土文物普遍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打造与象牙沉睡千年的土壤类似的干湿环境,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象牙不被风化。当然,这也是摆在文保人员面前的难题,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非常成熟的保存象牙的方法,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赵丽娟团队研发的保湿方式,得到了现场文保人员的认可。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蒋璐蔓专门从事象牙保护,她在接受央视直播采访中对此评价:“这一次为象牙保湿,首次借助了医学上的仿生技术,运用保湿新材料,直接贴敷在象牙的表面,实现象牙与周围环境的初步隔离,隔离层内部水分不流失,外部空气也不会直接与象牙接触,相当于给象牙贴上了一层‘保湿面膜’、穿了一件衣服。”
模拟环境 解决传统难题
为了检验当前的这种方式是否能够为出土象牙保湿,经过批准,赵丽娟将少量“象牙残渣”带回了实验室,这是一团“黑黢黢”的东西,黏糊糊的。赵丽娟说,三星堆发掘现场,有一个坑里的象牙曾经被焚烧,再加上几千年的埋藏,象牙里面的有机物质已经被焚烧,因此文保人员对象牙表面进行清理的时候,打扫出来一堆“残渣”,而今后在象牙封存之前,“残渣”又会被粘贴到象牙的表面,以最大程度还原象牙出土时候的本来面目。因此,这些都是宝贝。
赵丽娟带回实验室的“残渣”,则是用来验证水凝胶保湿材料的湿度调节,以及含水量变化的。水凝胶对出土象牙的保护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这些“残渣”体现。
赵丽娟说,水凝胶只是整个材料的核心部分,其上面还有一层仿生皮肤,下面则有一层防粘层。水凝胶是整个防水材料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保湿、锁水的功效。
“水凝胶”的功效就是模拟象牙埋藏在土里的湿润环境,为象牙在出土之后到封存之前这段“应急期”保湿。而仿生皮肤,则是模仿皮肤的原理,让出土的文物保持“呼吸”;防粘层,是为了防止水凝胶直接与出土象牙表面接触,控制了水分的释放,避免水分直接进入到象牙里。
通过调控水凝胶皮肤层的材料结构,控制水凝胶中水分的释放速度,进而调节保护文物的湿度,这是技术的核心所在。赵丽娟说,就像药物缓释一样,要逐步地、有节奏地释放药效;保湿则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太快,否则水分浸入象牙中,会导致象牙受潮;水分释放也不能太慢,否则会导致干裂。从象牙出土到封存,需要几个月时间。这段时间对出土象牙的保护,直接关系到封存之后的象牙保存质量。
在此期间,文保专家会不定期地对出土象牙进行观察、研究。这时候,“水凝胶”再次彰显了其优势。由于覆盖在象牙表面的水凝胶是透明的,因此,文保人员可以在无接触的情况下观察,避免了象牙与空气接触。
而按照传统的保湿措施,就会面临一些弊端。过去,文保人员一般会在出土文物上面覆盖一层棉纸,再在上面盖一层纱布,然后再盖一层海绵,最后铺上薄膜。除了薄膜之外,其余3种材料都没有保水性,一旦薄膜锁住的少量水分被蒸发,文物很快就会缺水。如果水分过多,则会导致反渗透,渗入到文物中。另外,文保人员只能揭开不透明的覆盖膜观察象牙,象牙与空气的反复接触,不利于象牙今后的封存。
中国力量 尝试破解世界级课题
除了研究出土象牙的保湿技术之外,赵丽娟还与成都考古研究院合作,对脆弱青铜器加固保护的材料进行评估。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金沙遗址、成都周边等多个出土青铜器的保护领域。
据成都考古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说,中国的考古发掘是从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开始的,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所以挖掘出来的文物保护措施不够。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文物出土之后的管理、保护成为科学家们的一个新课题,但出土文物保护也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青铜器在地下埋藏了若干年,表面已经氧化,如果没有好的保护措施,会加速青铜器的损坏,降低甚至失去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赵丽娟说,基于这样的背景,她和团队从2017年开始从事该项研究。
以金沙遗址为例,20年前,大量的青铜器被挖掘出来,现代人有了欣赏古人智慧的机会。但当时用来保护青铜器的材料已经时隔多年,是否还能继续发挥保护作用?这就是赵丽娟和她的团队正在做的事情。
赵丽娟就是在实验室内,对青铜器的加固保护材料做“加速老化实验”,以评估保护材料的有效使用年限。“这项研究很有必要,如果材料已经失效,而没有及时对青铜器进行二次维修,就会导致青铜器的表面严重脱落,这样的伤害是无法逆转的。”赵丽娟介绍说。据成都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肖林介绍,赵丽娟团队正尝试破解这一世界级课题,他们正为文物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物尽其用 让水凝胶发挥更多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赵丽娟的办公室可谓是门庭若市。很多科研机构、生产厂家都前来洽谈合作事宜。“水凝胶保湿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出土文物的保湿,还可以用在医学等领域。”据了解,最近,四川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已经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合作,将水凝胶保湿技术用于伤口的修复上,目前在动物实验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预计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有望进入临床实验。
人的皮肤被烧伤、烫伤后会渗水,如果受到外界刺激,会不利于伤口的修复。如果把伤口包扎起来,则会导致伤口无法“呼吸”,会加剧伤情。而水凝胶具有吸收创面渗液的能力,吸收渗液后,敷料中的亲水性颗粒可形成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物质,附着于伤口表面,提供并且维持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同时,水凝胶有黏性,可以形成密闭创面,密闭的愈合环境能够促进微血管的增生和肉芽组织的形成,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此外,赵丽娟团队还尝试将水凝胶材料用在隆胸技术上。“很长时间,硅凝胶一直是隆胸界的重要材料,但是硅凝胶与人体组织之间有排异的可能性,而水凝胶与人体组织之间更加接近,因此排异的概率会小很多。”
“多肉达人” 把科研变成兴趣爱好
短发,干练,这是赵丽娟给外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她的身上有一种韧劲,而且有一双发现科学的眼睛。”这是同事易龙飞对其评价。
其实,赵丽娟的科研之路也是相当曲折的。一直从事文物保护研究的她,从2017年就开始接触出土象牙的保湿研究。在此之前,象牙出土之后,经过应急处理便会采用有机硅进行封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会发现,保护材料会变黄,不利于文保人员观察以及对外展示。赵丽娟试图寻找一种透明材料用于出土象牙的保护。
“市面上有多种原材料,但是核心技术对含水率、水分释放速度的控制,只有将原材料与核心技术一一‘碰撞’,才有可能从无数种组合中寻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易龙飞说,那段时间,赵丽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课题组有老师都试图放弃,认为这是“大海捞针”,但赵丽娟咬牙坚持着,经过两三年的实验,尝试了五六十种原材料,赵丽娟和她的团队最终解决了有机硅发黄的技术弊端,从而获得了此次为三星堆出土象牙保湿的机会。
3月21日,中央电视台对三星堆象牙出土进行现场直播。文保人员将一块由赵丽娟团队研发的“保湿面膜”敷在象牙的表面,并介绍说“首次借助了医学上的仿生技术……”赵丽娟喜极而泣。“不管在科研上遇到多少挫折,我们从未见她掉过眼泪,这一天,对她来说太不容易了。”易龙飞说。
每当有一点闲暇时间,赵丽娟总会去打理她的花园,上百盆多肉植物不仅是她的“宝贝”,更是科研的灵感来源。在种植多肉植物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多肉植物具有超强的锁水能力。“有时候一个月不浇水,多肉植物也非常‘饱满’,我很好奇其中的原因。”于是,赵丽娟把多肉植物搬进办公室,一时间办公室成了“植物园”。她通过一段时间对多肉微观结构的观察,发现多肉植物里的“孔”越靠近表皮越小,这样一来,水分不容易被蒸发,因此锁水性能良好。
“根据多肉植物锁水的原理,我们着手研究储能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将多余的热量吸收并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将其释放,从而可以缓解能量供与求之间的矛盾,在太阳能利用、生态建筑、电力调峰、废热利用等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目前,赵丽娟的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
主角名片
赵丽娟,四川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孔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的研发,文物和功能涂层防腐性能研究。赵丽娟教授和团队的研究成果除了应用在文物保护方面,在民航飞机的金属层防护方面也有贡献。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项目1项,7项校企合作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李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