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冬至。一年一度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定调来年经济发展大计,也为构建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体系谋篇布局。
回顾2021年,成绩令人鼓舞:沉着应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形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展望2022年,目标催人奋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会场上,一张张成绩单,一份份任务书,一幅幅作战图,激扬起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
晒出一个“好”字:“成绩单”里看底气
“攀钢利润超过70亿元,历年最高!”“德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0户,扭转多年总数徘徊不前的局面!”
“乐山又引进一批产业链上游重大项目,力争2022年多晶硅光伏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会议分组讨论现场,来自各地的成绩单相继“晒”出。
全省经济成绩单同样振奋人心:2021年,四川经济总量有望迈上新台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见到新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民生改善得到新提升……
“来之不易!”与会人员感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挑战,四川经济仍然走出了恢复回升的曲线,不仅稳住了自己的“基本盘”,也为全国经济“稳中有进”作出了贡献。
看到成绩,更看到成因。与会者一致认为,回顾近几年四川经济发展,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善于把中央部署与四川实际相结合,战略上主动谋划、战术上精准发力,每年突出抓好几件大事,大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智慧谋划以“双碳”目标引领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大视野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大气魄实施“两项改革”,大手笔规划建设进出川大通道和重大能源项目、水利工程。
“早谋划、早主动。”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抓住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机遇推进高铁建设,到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尽早谋划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四川经济发展踩准了节奏,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势能。
咬定一个“稳”字:“任务书”中立决心
会场内外,“稳”是高频词。会场内,一份2022年四川经济发展要点摆在与会者面前。“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政府的作为稳定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一个“稳”字,贯穿明年经济工作全局。
能否稳?与会各方给出一致答案:有信心!
信心,来自四川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2021年,受上年基数较高影响,年初全省经济增速一度下跌至全国平均增速以下,此后一路追赶,走出恢复回升曲线。
信心,来自对未来发展潜力的预判。“去年我们全社会研发支出突破了1000亿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省本级财政用于基础研究的投入也翻了一番。”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说,“两个翻番,为我们长远的原创性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信心,来自持续不断释放的机遇。富力集团西南区域公司副总经理刘永进,将会议资料中关于企业扶持的相关内容圈了又圈,笔记写了满满3页A4纸,“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企业要接得上、用得好。”
“只要我们保持定力、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实现稳中求进。”大家信心满满。
抓住一个“早”字:“作战图”下抓落实
不少与会者注意到,今年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比往年开得早一些。
早开早定向,更要早落实。今年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不仅谋划了明年全省经济工作,更从九个方面对事关四川未来的构建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体系作出系统谋划。
起步就冲刺,开局就决战。新一年的日历还未翻开,确保一季度“开门红”的工作已着手安排。
“基本确定了几个重大项目将在一季度开工。”德阳市委书记靳磊的开工投产项目清单上,既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也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新项目。
早,意味着更主动。近段时间,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带队赴重庆和其他市州考察调研。目标是推动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西部科学城、西部金融中心、现代化国际都市取得新成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川甘两省正携手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省林草局局长李天满的思路也是积极主动、能快则快:“目前前期工作推进顺利,明年上半年有望获批。”
早,意味着更精准。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亮出“作战图”:“我们将聚力在基础建设上开创新局面,大力实施‘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全面凸显达州作为四川‘东大门’的区位优势和川渝‘东通道’的枢纽价值。”
与会人员也纷纷表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系统工程,形势不断变化,挑战层出不穷,经验本领都需要不断丰富,必须提升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记者 王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