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金融强省 瞄准核心目标,四川怎么干?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1-12-02 09:02:57编辑:黄成群

日前印发的《四川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和改革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金融强省。四川如何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全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记者采访了《规划》起草编制组、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相关人士。
看基础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十三五”期间,四川金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质效稳步提升。2020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375.75亿元,是2015年的1.8倍,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9%。
金融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我省组建首家省级城商行四川银行、首家民营银行新网银行、首家全国性寿险公司国宝人寿,四川金控、天府金租挂牌成立,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首家公募基金华西基金设立申请获批,金融机构体系日趋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聚焦薄弱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20年末,全省银行业普惠小微、民营企业、涉农领域、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276亿元、1.73万亿元、1.94万亿元、4146亿元。深入实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对企业分行业、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上市、挂牌及融资咨询服务。截至2020年末,全省境内外上市企业达165家,较2015年末新增49家。
深化金融改革方面,先后成立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和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出台《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填补地方金融监管立法空白;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全省改制组建农商行72家。通过组建四川银行成功化解攀枝花商行、凉山商行两家高风险机构风险,被银保监会树为以改革重组方式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标杆。
看目标 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7.3%左右
到2025年,基本建成金融强省,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7.3%左右——这是《规划》明确的“十四五”时期四川省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总体目标。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为推动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我们选取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的核心指标。”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国内已经印发的省级“十四五”金融业规划来看,多数省份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金融业发展的关键指标。
《规划》还选取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境内外上市公司家数作为银行业、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目标。具体来看,到2025年,本外币存款余额将达到13.5万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1.5万亿元,保费收入达到3000亿元。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高,境内外上市公司达220家。
对于规划目标的测算,该负责人表示:“经过严谨测算得出5个目标具体数值。”除定量目标外,《规划》还从金融业实力、金融改革开放水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划定了发展目标。
看任务 从优化金融体系等方面给出具体路径
目标已经确定,具体如何做?《规划》从优化金融体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构建金融安全屏障等4方面给出了具体实施路径。
做强金融业本身。突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培育,《规划》对四川银行、四川农信、国宝人寿等省内重点金融机构的发展定位进行统筹谋划,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质效,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金融龙头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支持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此前发布《关于深入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的通知》中也提到,对在我省新设总部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省级财政按其实收资本的1%、单户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
聚焦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科技金融、乡村金融、绿色金融等7个重点领域,全力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在我省落地落实,为制造强省、文化强省建设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深化金融改革。突出金融发展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在支持做强成都金融极核的同时,《规划》提出发挥成都市金融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成德眉资金融同城化和五区金融协同发展。
防范金融风险。《规划》一方面突出科技监管,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在监管领域的应用,提升我省金融监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强化金融风险问责,提出研究制定我省金融风险问责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责任,督促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相关市场主体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属地责任、主体责任。(记者 田姣 高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