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出门就把证明办好了,多亏有他们,行动不便的我再也不用为跑镇、村办事发愁了。”犍为县舞雩镇玉泉村78岁的李婆婆这样说到。李婆婆口中的“他们”就是为群众解决好“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犍为县村级便民服务队员,因他们经常在农村的田埂上来回穿梭,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村小二”。
“今天我们接到一名村民代办员反映,玉泉村6组的李婆婆行动不便,由于今年12月27号医保就将截止缴费,我们就上门为她服务,代缴了医疗保险。”玉泉村“村小二”袁仁波说,“我们为全村的困难老党员、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民政对象、五保户统一上门服务,让他们少跑路,办事一次性办好。”
玉泉村针对跨镇“三村合一”实际,以“村小二”便民代办为抓手,推行“一次就好”便民服务体系,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将全村划分为13个代办服务区,培训选聘26名村组干部、青年党员(团员)、热心人士担任“村小二”代办员,按“政策咨询、生活服务、创业服务、项目推进”等科目分类制作跑腿代办服务清单,发放村级代办“连心卡”,“连心卡”载明代办事项、承办人员和办结时限,结合群众需求划分代办项目类别,通过电话预约、网络派单等方式,第一时间精准指派代办人员,同步告知群众筹备资料,在基层治理网络平台和村务公开栏设置专门区域,按月公示代办了结事项,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做到“小事随时办、大事共同办、难事上门办”,2020年以来,先后提供“村小二”代办服务760余人次,办结满意率达到98%。
近年来,犍为县突出党建引领,加快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优化特殊群众服务方式,在全县农村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村小二”便民服务队员。
“村小二”是党组织引领下成立的便民服务队,重点为村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他们无私奉献,让农村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便捷服务,确保改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服务阵地“便民化”。村小二服务队按照“党建+政务+金融”模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增强村级综合服务能力。落实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受理服务事项,匹配内外专网,将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延伸至村,全面推广“天府通办”APP,通过村级受理、线上审核,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实现群众就近办、快速办。
服务事项“就近办”。村小二服务队梳理民政、医疗、就业等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制定村“一次就好”服务事项清单38项,统一申报条件、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等,明确代办员,印制办事指南,增强宣传力度,做到人人知晓,让服务更加规范、流程更加清晰。
服务队伍“专业化”。目前,村小二服务队有215支,约2700人,成员为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采取“集中培训+跟班提升+线上指导”方式,分行业开展民政、医保、林业等专题指导培训,全面提升“村小二”的服务能力,着力解决服务队伍因不熟悉办事流程造成群众反复跑、等不及等堵点问题。
服务机制“长效化”。村小二服务队建立干部联系群众机制,将村民按“网格化”分组,实行包片联系、就近联户,对联系户提供代办代跑服务。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人员发放“连心卡”15万余张,标注联户干部姓名、联系方式、联户范围,确保群众能在第一时间联络上村级代办员,代办员上门“接单”后,一次性收集所需材料,全程代跑帮办,着力做到村民“办事不出村”。
现如今,村小二服务队正向着更方便、更专业的方向迈进。(犍为县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