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沙湾区:“三管齐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2-16 14:25:51 编辑:王卫东 点击:
乐山市第八次党代会召开后,沙湾区组织系统第一时间聚焦会议精神,纷纷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在沙湾落地生根。
聚焦“重要精神”,入脑入心“学”。更加坚定把学习作为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引导干部全面深化党代会精神贯彻学习。一是个人“自学”,注重原汁原味。组织党员干部通过集中收看直播、线上学习公报等形式,聚焦乐山未来五年发展的“345”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逐字逐句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新精神、新理念、新目标,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把会议精神吃准吃透、落细落实。二是支部“研学”,注重有形有效。在全区各级党支部以交流讨论的形式,集体研学会议精神,立足岗位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推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走心、走深、走实。利用“三会一课”等载体,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深入领会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深刻变化,认真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三是干部“深学”,注重深化细化。聚焦打造过硬干部队伍,做好做实换届“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完善“干部云”“蓄水池”,优化梯次培养链,健全“素质培养体系”。实施“才汇沫水”温暖工程,统筹推进“沫若英才培育计划”,为践行市委“345”工作思路的沙湾实践提供坚强干部人才保障。
聚焦“重点要求”,对标对表“谋”。更加坚定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旗帜鲜明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培育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奋斗方向。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红色教育主题”。开展“沫若故里·红色研学”活动,深挖郭沫若作为乐山文化名人的红色资源禀赋,开发党性教学载体,形成以“一核一廊四点”为主体的“沫若故里共产党员精神谱系走廊”。丰富“研之有剧”“研而有信”“研之凿凿”等红色研学模式,成建制形成党校分类改革红色研学课程,着力将沙湾打造成乐山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二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20强联盟”效应。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实施产业兴村强区行动,坚持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消薄壮大、整区提升。以19个中央和省级扶持村、1个试点社区为牵引,拉动地缘相近、产业相关、优势互补的周边村,在产业博士站、职业经纪人、带货主播团等人力资源上实现跨区域统筹,促进产业集聚协作。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等基地,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不断做大做强集体经济“20强联盟”,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三是探索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谱新篇。持续深化“双报到”工作,常态选派、动态优化社区“兼职委员”“小巷管家”。深化基层集成改革,构建“区镇一体、条抓块统”模式,探索区镇双向考评机制等改革事项。突出“党建+共建”“共管+共享”,聚焦基层治理的短板弱项,树牢“破题”思维,不断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开启基层治理新局面。
聚焦“组工提升”,创先争优“干”。更加坚定把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和自身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打造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一是“铸魂壮骨”,打造“书香组工”。不断提炼沙湾“善学、善谋、善战、善成”的“书香组工”内涵,引导组工干部在政治检验、实战历练、重大考验中不断沉淀提升。通过编撰首部《沙湾区组织工作大事记》,推动组工干部在部史整理学习中感受和传承优良部风。二是“闭环管理”,打造“智慧组工”。实施“智慧组工”项目,打造“OA”平台,促进运行效能提升,运用闭环管理、讲坛研习、实战推演,促进工作效能全面提升。项目化推动信息宣传工作,实现在中、省各类平台有“成果”有“声音”。提升“沫若党建”公众号管理运行质效,联动各级媒体,打造信息宣传高地。三是“规范建设”,打造“过硬组工”。聚焦聚力“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十二字要求,举办“组工讲坛”,推行组织部长讲党课、老组工干部讲部风、首任部长讲部史、组织干部齐分享,有效提升组工干部“上台能讲、提笔能写、参与经济能懂、扑下身子能干”的综合素能。(沙湾区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