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金口河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做实做优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金口河“五个一”驻村帮扶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好”等次。
突出精确指挥 强化责任落实
三级书记靠前指挥。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意识,始终将巩固脱贫成果作为三级书记“一号工程”,书记抓、抓书记,层层示范带动,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始终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动、高效推进。
四级体系稳步推动。优化“1+5+25+N”作战体系,区设总指挥部抓统筹、5个乡镇设分指挥部抓组织、25个村设战队抓实施、户设帮扶责任人抓落实,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一体、协同联动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实施体系。
五项督导问责保效。采取“电话抽查+视频调度+现场督导+入户巡查+书面汇报”模式开展业务督查、综合督查与作风督查相结合的联合大督查,今年以来,区、乡(镇)两级累计制发通报7期,通报问责单位8个、责任人员17名,批评教育帮扶干部15人次。
突出精准选派 强化振兴队伍
精准选派“冲锋队”。将干部经历、专业、特点同帮扶村的发展需求相对接,整合省市区乡四级干部资源,选派75名政治过硬、能力过硬、责任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组建了25支驻村工作队,做到了“好人好马上一线、精兵强将促振兴”。
全域选派“后勤团”。按照“党群部门联系软弱涣散村、经济部门联系经济薄弱村、涉农部门联系振兴重点村”原则,实现57个区级单位与25个行政村全覆盖结对包联,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细化帮扶措施、突出帮扶成效。
均衡选派“排头兵”。以“党员亮身”为核心,全域推进“党员联系户”“党员星级积分管理”,落实31名县级领导、1002名机关干部与所有农户结对联系,加强动态监测帮扶,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突出精心培训 强化振兴本领
理论学习充电赋能。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各项理论政策,邀请市、区14名专家、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大职责,为全区驻村工作队开展矛盾纠纷调解、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兜底政策等方面培训,全面提升了驻村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增强了驻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场观摩取长补短。选取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村民自治、乡村治理成效显著的4个村进行现场教学,实景展现“五星三强”评先定级、“四重抱团”发展集体经济等成果,帮扶驻村干部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考核问效精准导向。结合培训内容和工作实际,科学拟定培训试题,严格纪律开展闭卷测试,同时结合学员参训笔记、心得、调研文章等,分别赋值,统筹评定成绩,实现训中、训后全程检验学习成效,将培训内容转化为驻村工作取得实效的“助推剂”。
突出精细管理 强化振兴动能
细化日常管理。实行“组织、农业、乡村振兴部门统管,乡镇党委主管,派出单位协管”的联动管理约束机制,从严从实加强驻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及督查,统一制发驻村工作日志本,将日志记录情况为反映和检验驻村干部履行驻村帮扶职责,落实帮扶任务的重要依据。
完善服务保障。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健康体检、参加意外保险等制度,督促派员单位按期发放驻村补助,按2万元/村划拨驻村工作队经费,为全体驻村工作队员吃住在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确保所有驻村干部沉得下去、安得了心、干得成事。
强化政治激励。坚持把驻村帮扶一线作为干部培养、历练、成长、收获的最大舞台,结合乡镇换届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提拔重用93名干部。的莫鸽鸽、马庚2位同志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4个集体、16名个人获得省级脱贫攻坚荣誉表彰,80名帮扶干部被评为市、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