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乐山市沙湾区在全市率先推行村级集体经济“脱空”工程以来,四峨山村依托当地“梯田”资源,通过党支部领办专合社、创建品牌育龙头、扶贫车间办进村,延长大米产业链,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乐山市特色村、沙湾区四好村等殊荣。2020年,村集体年收入11.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万元。
支部建在产业上,凝聚发展大合力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曾经的四峨村因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突出,干部不敢作为,党员群众意见很大。2016年村级换届之际,退伍回乡的鲜正祥成功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组建了新老搭配的村“两委”班子,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挨家逐户走访收集意见,进行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引导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层层统一思想,把群众发展的决心凝聚起来。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取经学习经验,同时抓住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四峨山村建立气象观察站的契机,开展校地合作,并依托高校科研资源优势,为四峨山村带来优质的水稻种子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就此,全村上下一心,形成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四峨山村集体经济发展由此拉开序幕。
盘活“大米”育龙头,充实集体钱袋子
近些年来,包括四峨山村在内的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部分稻田管理不佳,造成产量下降。面对这一状况,为做大大米产业,村党支部在征求党群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成立四峨山集体经济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村干部和党员率先带头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做给群众看、引领群众干,让群众打消疑虑,纷纷把闲置土地流转合作社入股。不到一年,全村共流转400亩土地发展大米集体经济,辐射带动450户农户参与大米种植,促进四峨山生态大米向规模化发展。同时,村党支部结合本地“四峨梯田”资源优势和特色农耕文化底蕴,成功创建“四峨印象”品牌,推出高山梯田生态大米,作为沙湾区第一批网红农产品,创下全区“双十一”销售冠军,被乐山日报头版头条报道。通过做活大米产业,还带动了当地芋头、花生、鸡蛋等大批绿色农产品进城,让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扶贫车间办进村,拓宽群众致富路
“四峨印象”大米的品牌和订单有了,如何延长产业链成了摆在面前的困难。随着四峨山村被纳入村集体经济扶持发展试点村,村党支部通过“四议两公开”,利用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建设“四峨印象大米扶贫车间”,购置全自动化大米烘干、加工生产线,实现年加工销售200余吨,预计年收益24.5万元。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水稻1200余亩,达到年产约450吨,并集“种植一收购一加工一销售”为一条龙的产业链,大大提升大米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确定收购价格,实施保底收购,形成了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工厂除收购、加工本地大米外,还收购周边村社农户种植的生态大米,增强了集体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预计从2021年起,每年产生集体经济效益达20余万元。(沙湾区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