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持续深化“双报到”活动,通过培育“三支”队伍、健全“四项”制度、开展“五类”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转换为惠民实效。截至目前,全区201个支部、1749名在职党员全部到社区报到,解决群众需求2000余项。
培育“三支”队伍,壮力量解民忧。建立一支“铜河义工”队伍。整合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力量,大力开展“红色物业”“红色直达”“红色港湾”“红色应急”等志愿服务,充分发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用,凝聚为民服务“大能量”。选派一支“兼职委员”队伍,成立社区“大党委”,选派52名区级部门“一把手”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参加百姓评政,参与社区治理,领办社区事务,推动区域内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增添为民服务“新活力”。下沉一支“小巷管家”队伍,择优从机关优秀后备干部、规划专业技术人才中招募“小巷管家”41名,推行“经常访、及时记、随手做、实时报”工作法,严格落实“周二坐班”,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健全“四项”制度,优运行聚民心。坚持需求导向,建立“双向调整优化”制度。每年开展一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结对共建“双向选择”,同步调优“兼职委员”“小巷管家”,推动服务精准对接、有效衔接。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双向沟通协商”制度。按期收集梳理社情民意,组织“兼职委员”“小巷管家”、业委会负责人等共商共研,推动问题及时解决、逐一销号。坚持创优导向,建立“双向考评激励”制度。在“报到单位”正向考核社区的同时,创新赋予社区5%分值反向考评“报到单位”,实行“群众测评+社区考评+区委总评”考评模式,把群众满意度当作“试金石”,推动工作有效推进、深入民心。坚持效果导向,建立“双向问效见果”制度。跟踪问效解决群众“急愁难盼”实效和干部素能提升质效,并将问效结果作为党员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推动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开展“五类”服务,提质效暖民心。推动“共建”服务。围绕“报到单位至少为社区办1件实事,党员至少为联系群众办1件好事”目标要求,建立年度共建清单,实行挂图作战,确保实事办得实、好事办得好。做好“接单”服务。采取“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方式,对2000余个群众“微心愿”“微诉求”项目进行双向认领,确保人人有参与、个个有担子。提供“定制”服务。结合行业特色、党员特长,为特殊群体量身定制“健康义诊”“爱心助老”“阳光助残”等服务40余场,确保服务零距离、关爱有温度。开辟“线上”服务。整合教育、人社、司法等15个职能部门,提供教育咨询、就业信息、劳动纠纷处理和法律援助等线上服务,确保服务“不打烊”、便民更贴心。推行“践诺”服务。深化“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对服务目标、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做出承诺,通过“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王智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