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蓥 :荒山变“金山” 矿区变景区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8-04 10:00:19 编辑:陈蓉 点击:
四川广安华蓥市因华蓥山而得名,也因华蓥山而闻名,又因华蓥山下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被誉为“川东煤都”。上世纪90年代末,华蓥市有注册煤矿企业200余户,采煤从业人员超5万人,开采能力超1000万吨/年,煤炭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0%以上,对税收贡献值达68%。进入21世纪,大量煤矿相继关停,目前华蓥市煤矿企业仅剩3家,税收贡献率8%。曾经无序开采导致的采煤沉陷区占市域面积68%。
近年来,华蓥市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型发展,探索破解矿枯山荒、矿尽业衰等问题,努力走出一条采煤沉陷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生态重塑
7月7日,华蓥市柏木山万亩油樟基地里,曹西明、余华祥、杨献英、黄三芬正在锄草施肥,他们都是华蓥市华龙街道上坝桥村村民。
“这比采煤轻松多了,每天收入也不低,有110元。”曹西明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早些年,村里不少人守着煤矿过日子,曹西明曾是一线采煤工。但大家没想到,毫无节制采煤导致严重后果。上坝桥村部分水井逐年干涸,农作物连年减产。之后,人畜饮水困难,石漠化愈发严重……
华蓥市认识到,采煤沉陷区治理迫在眉睫,既要解决环境问题,更要考虑群众的生计问题,必须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
2014年至今,华蓥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合理配置乔灌草立体结构,发展油樟、蜜梨、花卉等经济林8.6万余亩,栽植生态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
如今,柏木山下的2万亩蜜梨已经进入采摘时节,今年有望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8000元。为把这一致富产业规模扩大,从柏木山下的禄市镇到连接重庆合川区的溪口镇,华蓥市计划在华蓥山麓打造10万亩蜜梨产业带。
位于市郊的高顶山煤矿遗址,废弃矿山、腾退厂房、周边山林被科学利用,打造成为体验矿工生活、追忆矿工文化的郊区市民公园,成为市民周末郊游热捧的网红打卡地。
华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纪敏说,全面治理采煤沉陷区,华蓥市着力破解矿枯山荒、矿竭民穷两大难题,让荒山变“金山”、矿区变景区。
产业重构
在华蓥山经开区,109户电子信息企业忙着盘点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四川力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去年全年完成产值1.9亿元,今年上半年预计达到1.4亿元。2012年至2020年,华蓥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7.9%,2020年实现产值200.8亿元。矿尽业衰之后的转型,也是华蓥市度过的一段阵痛期。徐纪敏说,2008年左右,寻找新的工业支撑点成为摆在华蓥市眼前的难题。
华蓥市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以及沿海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型企业跨梯度内迁西移的大趋势,推动发展方式从“黑白”转向“绿色”,2009年确立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要替代产业之一。
华蓥市也意识到,一个地区不能完全依赖某一个产业,还得多找出路。华蓥市将目光锁定在华蓥山上储量达2亿吨的玄武岩石。
为什么选择石头作为支柱产业?广安市和华蓥市两级党委、政府经过了科学论证。玄武岩纤维是21世纪高新绿色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而且四川省将玄武岩纤维纳入全省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扶持。
一边拓市场一边攻技术。与曾经的煤炭资源粗放开发不同,广安市和华蓥市在开发利用玄武岩时从一开始就走上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目前,华蓥市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结成广安玄武岩纤维产业创新发展战略联盟。在“科研+市场”引领下,华蓥山沉睡的“小石头”正变成“大产业”。
红利共享
采煤沉陷区群众共享了产业转型发展的红利。华蓥山经开区入驻企业178户,用工1.85万人。本地工人占80%以上,大部分来自采煤沉陷区。红岩乡红岩村的石友林如今是普利司德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配料工人,月收入4000多元。石友林一家从华蓥山山腰搬进了位于华蓥市广华大道的铜堡一期安置房小区。“小区地段好,周边有学校、商场、农贸市场。”石友林说。
让安置群众搬得出、住得好、能致富,华蓥市引导搬迁矿工向城区聚集,且舍得“用地”。安置小区建在老城和新城交会处、公共服务配套较为完善的城市核心区等地段,统一规划建筑风格、景观设计、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以安置小区的兴建聚人气。矿工搬进城,城市添活力。华蓥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3500余户矿工住进安置房,他们既是城市的新主人,也是城市的建设者。3500余套安置房有效带动周边新建商品房小区12个,增加城市常住人口4万人以上。
徐纪敏表示,华蓥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全面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稳步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为重点,不断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持续性,努力打造采煤沉陷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王林 钟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