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20+应用场景上新!新津“报表通”走向全国
当基层工作精力被一张张重复填报的报表消耗
当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与部门数据壁垒“碰撞”降低效率
当临时性任务让人手忙脚乱服务效能打折扣
……这些基层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
曾让“减负”与“增效”成为难以兼顾的目标
为减轻基层报表负担,优化政务服务,作为“报表通”发源地,新津结合业务实际情况,聚焦报表统筹管理、数据治理和平台优化等重点任务,2025年新增20余个多元化应用场景,开发“紧急报表下发”功能、“报表转台账”功能等,以持续迭代的创新实践,深化数据赋能,破解基层治理“顽疾”,深度启动场景驱动应用。
01
20+应用场景
释放数据价值
积极探索基层减负赋能路径
新津用“一张表”支撑业务应用
聚焦市民服务和企业需求
系统整合多部门数据
新增20+应用场景
以一个个鲜活的应用实践
渗透到基层治理的
方方面面
具体有哪些
业务应用场景呢?
重点人群“一张表”
以人为本,用数据托起民生“温度”
整合住建、教育、民政、人社、卫健、医保、残联等行业领域数据资源,通过多维度数据比对和智能分析,精准筛选出95212名重点人群,建立“低保特困对象”“独居及空巢老人”“失能人员”等120余类业务标签,构建动态更新的重点人群数字台账。
精准识别全区65岁以上独居老人超1万人,一键生成发放清单,一周内高效完成消防应急包发放;
关联电力数据,1075户低收入家庭电费“免申即享”;
精准识别全区失能人员超1万人,主动发现62名“应享未享”长期照护险待遇人员并上门服务,确保政策福利精准落地。
法人数据“一张表”
纾困解难,以优质服务助力“立园满园”
整合经信、科技等行业领域数据资源,建立覆盖全区4.7万余户法人的法人基础数据库。通过大数据交叉比对和智能分析,精准筛选出1475家重点服务企业,建立“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60余类企业分类标签,构建“一企一档”画像体系,实现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和精准服务。
整合多部门37项信用数据,为全区3.5万余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精准“画像”,累计授信超39亿元,放款近36亿元,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整合市级信用数据,信用监管“分级施策”,精准监管,企业迎检负担下降45%;
打通审批监管数据壁垒,构建“审批即监管”闭环,业务流转从3天缩短至实时,监管响应提速90%。
报表通减的是报表,通的是数据。数据通了,创新应用场景便如潮水般涌动,让服务更精准。
02
功能焕新
让服务更便捷
基层最怕“急活”
临时性、紧急性报表往往时间紧、任务重
传统模式下需临时设计表格
人工催报汇总
……
数据质量难以保障
为此新津通过功能更新与技术升级,开发上线“紧急报表下发”功能,当突发任务来临时,相关部门可直接在“报表通”平台快速定制标准化紧急报表,并精准推送至目标镇街、社区甚至网格员,直达基层末梢,实现数据实时汇总入库。
花源街道柳河社区工作人员在使用“报表通”系统
同时,为避免过去基层填报的报表多为“一次性消耗品”,出现数据浪费问题,“报表转台账”功能将实现报表数据向结构化台账的转换,形成“活台账”,构建起“数据沉淀-复用-优化”的循环,让每一次填报都能产生长效价值,为后期长效监管打下基础。
从应急场景的效率突破到数据资产的长效沉淀,两项看似简单的功能焕新,是新津通过报表通深化数据赋能,向“治理进化”的生动诠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AI报表通2.0升级版本再放大招。依托场景实验室部署DeepSeek满血版、Qwen3和QwenVL模型,将AI能力与报表功能深度融合,推动报表通从智能化到智慧化转变。
从“工具迭代”到“治理进化”,报表通不仅解决了基层工作的具体痛点,也折射出“数据通”理念在政务实践中的深度渗透,推动数据更顺畅地流动、更高效地应用。
报表通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的技术突破,而是一场持续深耕的系统工程。
03
“报表通”
从新津出发!
“能不能让数据多跑路”
“让基层少跑腿?”
报表通的诞生
源于一场对基层痛点的深刻洞察
2022年,新津区为破解基层“表格围城”首创“报表通”,以数字之力终结重复填报之痛。历经三年不断打磨,这一发轫于新津的创新成果已蝶变为全域数字化治理“数据中枢”,不仅让基层干部告别“表哥表姐”身份,更驱动数据全域流动——从新津首创,到精准服务民生、赋能经济发展的县域数字化转型标杆!
什么是“报表通”?
数据采集“轻骑兵”:告别多头填报!统一平台派发任务,实现“一端采集、一次采集、动态更新、多方复用”,彻底打通数据采集堵点。
报表生成“快刀手”:海量数据中精准“淘金”!只需简单操作,所需报表一键生成,大幅减少重复统计,效率倍增。
数据融合“立交桥”:打破信息孤岛!在业务系统难互通时,报表通架起桥梁,让分散数据汇聚共享,释放融合价值。
报表通的价值
不仅体现在技术迭代上
更通过实实在在的数据成绩单
展现成效
用户广覆盖
覆盖全区各级单位210个,注册用户8769人,活跃用户4868人,平台累计使用43.75万次。
报表“大瘦身”
村(社区)报表量从月均120+张锐减至10张,总体减负超90%!
流转更高效
平台累计流转任务1202项,月度平均流转80项,部门间横向流转占比超64%,数据共享协作更顺畅,工作效率显着提升。
数据更鲜活
累计生成报表2489份,其中动态更新报表超1400份(占比超58%),数据“保鲜”能力突出,为长效治理提供支撑。
04
从“新津经验”
到“全国共享”
“报表通”
在新津的成功实践
不仅带来了治理效能的提升
更形成了
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将“新津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创新实践;2024年,新津区报表通实践经验被纳入国务院办公厅《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工作指引》,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以数据共享打破壁垒
以场景创新释放价值
成为产业走向全国
据悉,报表通于2024年12月在四川省进行全省推广。目前,已在全国13个省的地方政府部署使用,并应用于中国联通集团,赋能更广阔的区域和行业数字化转型。
以“小工具”撬动“大变革”。从基层减负的起点到数据治理的支点,新津报表通的蝶变之路,让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引擎。
未来,随着AI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和产业合作的深化,报表通也将持续进化,为更广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澎湃的“新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