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齐飞再添翼——宜宾市总工会首创“三新”模式助推“双城”建设纪实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2-29 12:46:02 编辑:苏仁胜 点击: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成长江,素有“长江第一城”之美称。
沐浴冬日暖阳,走进宜宾,以大学城、科创城为核心支撑的三江新区“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已经建成。这片总规划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的热土,正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12月15日,由宜宾市总工会、宜宾市教科文卫工会主办的“缘聚三江·筑梦双城”大学教师及科技人才联谊活动在宜宾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举行。“保卫气球”“传递乒乓”“并肩走”“拔河”等趣味互动游戏项目,吸引来自宜宾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上百名青年教师、科技人才以及外籍教师近百人参加。
作为宜宾科创城的核心支撑,这座占地555亩,包括2座科技岛、12套院士楼、16套专家楼、160套人才公寓和配套附属设施的科技创新中心,自2019年3月开园以来,已有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吉林大学宜宾研究院、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等12个产研院和欧阳明高、邓中翰2个院士工作站入驻。全方位服务科创城教研工作者,已经成为宜宾市总工会助力“双城”建设的常态。
而这,只是宜宾市总工会助力“双城”建设的一个侧面。
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其实,早在科创城建设之初,宜宾市工会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里。
“如何助力大学城建设?”“怎样服务科创城发展?”市总工会主席办公会上,一个又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让在场的领导陷入深思。
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一项项立足工会职能、紧贴“双城”需要的思路逐渐清晰。
“助力‘双城’建设,必须在思想上深化、行动上精准、制度上保障。”
宜宾工会服务“双城”建设“三新”模式,由此全新亮相。
服务“双城”建设 新在精准对接现实需要
宜宾市总工会调研发现,高端人才是科创城最活跃的因素。
“服务好高端人才,实质上就是抓住了助推双城发展的关键。”市总工会领导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
反复研究的结果,是一项全新举措的华丽现身。
——打造示范服务基地。2021年,宜宾市总工会积极为在宜高校、“双城”科研院所及其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窗口化”服务。携手科教集团在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大厅,共同推出宜宾工会“双城菁英”普惠服务计划,对7000余名在宜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全场消费五折普惠服务。“双城菁英”普惠服务计划实施以来,引来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有3000多人次到中心大厅消费。
——实施创新服务方式。“各类高层次人才到科创中心服务大厅消费,第一次通过工作证或单位证明在电脑上登记身份信息后,以后只需报出手机号或身份证号码,即可享受全场5折优惠”,科创中心负责人介绍到,“享受的5折折扣,由市总工会、市科教集团年底统一分摊。”
——举办系列服务活动。市总工会与服务中心联手推出系列主题活动。“联谊交友”、“读书分享”、“趣味体育”,吸引科创城高校教师踊跃参与。截止目前,已有800余名教师、科研人员等高层次人才参与相亲、交友。“这样的服务真的是太周到了,扩大了我们的‘朋友圈’,既可以结交朋友,又能更多了解宜宾,我已经爱上宜宾啦。”某高校年轻教师郑老师高兴地说。
近年来,市总工会面向“双城”需要,举办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调研交流、“青春有约、缘定宜宾”主题联谊交友等系列主题服务活动20余场次。“宜宾工会”已经成为助力“双城”建设的金字品牌。
服务“双城”建设 新在精准对接现实需要
“服务‘双城’建设,必须立足职能定位,发挥工会的整体作用。”市总工会领导的这番见解,引来助力“双城”建设的风生水起。
助力“双城”建设工会提升行动,在宜宾迅速展开。
——全体职工思想引领提升行动。全市工会组织以深化“劳模事迹宣传年”为载体,通过分级组建劳模宣讲团,运用现场+云直播等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宣传。目前,全市劳模宣讲团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累计开展宣讲36场,特别是云直播网络平台共吸引10万余名职工在线聆听,充分展现宜宾劳模工匠服务“双城”建设的新担当、新作为,工会职工服务“双城”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
——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行动。为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夯实“双城”建设人才基础,宜宾市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年”专项行动,印发《实施“激发三江职工战斗力,谱写新区发展新华章”行动工作方案》,制定实施行动工作项目清单18大项27小项,举办宜宾市劳模(工匠)创新论坛,组织开展“工匠苗圃”、养老护理、家政技能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36期,培训1500人次。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群众性创新活动,促进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实施以技能培训、技能帮带、名师带徒等为主要内容的“赋能提质”工程,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
——服务“双城”阵地建设提升行动。引导支持示范区院校及科研单位建设职工食堂、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服务阵地,满足“双城”职工日常生产和生活需要。对符合条件的,命名一批全国级、省级、市级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引导社会力量深入“双城”开展特色服务,联动高校和科研单位举办“服务‘双城’创新项目大赛”“百优食堂、幸福院校”评比推优活动,以赛促建、提质增量,满足双城干部职工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服务“双城”建设 新在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双城’建设,是宜宾市委、市政府‘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既要立足当下求突破,更要着眼长远谋发展。”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宜宾市总工会创新机制,着力夯实持续助力“双城”发展的制度基础。
——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市总工会加强与市双城局、科教集团、在宜高校工会组织联系,形成定期会商、沟通、协调机制,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对接,推进有关问题协同解决。已通过定期会商机制,帮助科教集团、在宜高校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
——建立创新平台建设机制。联合“双城”科研院所和高校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引领“双城”职工开展岗位技术创新。联动实施“百名匠星引领计划”,推进“名师带徒”活动,开展“创新金点子”“先进操作法”评比表彰活动。
——建立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市总工会深知,作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双城”发展自有其特殊的规律,而针对性强、可操作、能见效的高质量服务,是助力“双城”建设的关键。基于此,市总工会建立服务项目、服务活动市场化公开比选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招募具有一定经验的专门机构结合实际制定服务“双城”的活动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
“服务‘双城’建设,核心在精准对接、关键在发展功能、重点在长久用力。实践证明,工会系统只有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在助推‘双城’建设进程中始终有为有位。”宜宾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总工会主席陶学周深有感慨。
好雨润物细无声。
助推“双城”建设,宜宾市总工会正尽心尽力,在更大的作为中贡献全新力量!(宜宾市总工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