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发展,基层治理面临新挑战,如何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宜宾叙州区南岸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探索城市基层治理的方法,打造商圈党建品牌、探索“四化微治”城市治理社区新模式,激活了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走深走实。
打造“党建+商圈”基层治理服务模式
12月4日,宜宾万达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放,吸引了众多群众参观打卡。据了解,该中心将完善“1+2+N”运行机制,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商圈党建联盟和商户联盟为平台,商务、工会、人社、市场监管、团委、妇联等多部门联动服务的工作格局,在商圈党建工作中,进一步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企业、商户、群众等力量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运行机制,实现党建圈、经济圈、服务圈“三圈融合”,形成党员示范引领、群团积极参与、各方齐抓共管的商圈共治共享新格局。
探索“四化微治”城市治理社区新模式
金鱼社区地处叙州区南岸主城区,面积1平方公里,常住户4559户,人口12990人。针对社区老旧小区多、人员结构杂、治理难度大等问题,金鱼社区以四川省城乡社区治理项目为契机,引入和培育社会组织,探索“四化微治”新模式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建“枢纽化”平台,创新微机制。组建功能型的区域党委,将社区、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党组织和党员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深化辖区单位共驻共建行动,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大党委议事和工作联动制度,做实需求、资源、项目认领“三张清单”,充分调动驻区单位资源参与社区治理。
建“专业化”社区,统筹微供给。实施社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将专业的社区居民服务项目交由专业社会组织承接,由其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目前已向宜宾市叙州区春霞关爱儿童志愿者协会、宜宾市酒都义工等社会组织购买家庭儿童类服务、社区自组织培育、高龄老人居家养老等4项社会服务项目。
建“协同化”社团,提供微服务。与宜宾·叙州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共建社会组织培育服务基地,社区收集和梳理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的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入或培育社会组织或社会企业,以满足居民的各类服务需求,让社区成为社会组织成长的“实践基地”。
建“网格化”单元,实现微参与。结合社区建制调整,通过整合党建、综治、环保等网格力量实行“多网合一”,将社区划分为6个综合网格,网格的设置与居民小组设置重叠,由居民小组长任综合网格员。统筹小区居民代表、社会组织、物业管理人员、驻区单位双报到党员等人员力量,充实综合网格,将基层治理力量延伸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秦帆 何佳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