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田畴执着耕耘——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赵德明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2-24 13:19:58 编辑:苏仁胜 点击:
55岁的赵德明,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他从事水稻科研34年, 始终把提高优质杂交水稻质量、产量作为工作重点,他和团队在水稻育种、农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工作,先后获得29项省部级、地市级科技奖励,实现宜宾杂交水稻研究成果零的突破,培育杂交水稻品种101个品种,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民族种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赵德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追赶太阳 宜宾水稻科研结硕果
1986年,赵德明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宜宾农科院,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开始了他的水稻梦。当时,我国的稻谷品质差,杂交水稻也面临产量和品质不能兼顾的难题,而宜宾在杂交水稻研究成果这一板块十分落后。1987年,赵德明与农科院稻麦(水稻、小麦)室中涉及水稻研究的4名同事接下了“突破性水稻新品种选育”的课题,希望可以突破宜宾无杂交水稻品种的状况。
搞育种的人往往是追着太阳跑,南繁北育,其间的艰辛和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为了加快水稻育种进展,赵德明每年奔走于宜宾和海南陵水县之间,从1989年开始他连续10年单独到海南进行南繁。当时的交通条件每次往返路程需要5天4夜,吃住都只能在火车,在海南工作期间因语言不通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他就一直住在当地农户家中,用两张板凳和3张木板组合成床、煤油炉作灶、种子箱为桌,在艰苦的条件下认真开展工作,从没打过退堂鼓。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赵德明团队研究出的“冈优1313”品种在宜宾区域试种,1997年,该品种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于宜宾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在市面上正式销售,实现宜宾杂交水稻科研成果零的突破。
三十多年来,赵德明埋头于田畴,执着耕耘探索。无论在宜宾还是在海南陵水,他都是早上七点到水稻育种试验田进行人工剪颖,中午再到稻田进行人工配组授粉,经常忙到下午才吃午饭。为了随时掌握和了解水稻亲本材料的生育状况,他经常放弃休息日在稻田里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观察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为水稻育种提供详尽的数据资料。赵德明和团队凭着苦干专研,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继“冈优1313”后成功制育出“宜优”“宜香”“宜香优”等“宜字头”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推广种植实现了增产增收。到2019年底,他的团队审定的水稻新品种达101个,品种审定数量居省内前列,其中“宜香”系列品种在南方稻区推广应用达2.64亿亩,增加经济效益245.77亿元,“宜香”系列优质高产水稻的推广应用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开拓创新 推动民族种业发展
研究并没有停步。赵德明经常学习专业期刊发表的杂交水稻研究论文、了解杂交水稻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育种思路,同时虚心向同行育种专家学习请教。1995年到湖南省农科院学习香型不育系选育,每年带领团队成员到省内外科研单位学习交流考察水稻育种进展,共同交流、探索育种新技术。
同时潜心研究本单位亲本材料的特性,针对我国三系杂交稻不育系遗传基础狭窄、品质差等突出问题,提出并成功利用不同生态类型的云南香稻软米资源和粘稻培育香型三系不育系的新思路,培育的宜香1A填补了我国利用云南香稻软米资源培育香型三系不育系的空白。宜香1A获2012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2017年度农业部神龙中华科技奖一等奖;以宜香1A组配的杂交稻新品种的主要贡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个(宜优673、宜香优2115、渝香203)、二等奖1个(宜香优2115)、三等奖3个(宜香481、宜香优3003、宜香优9303)。特别是宜香1A的保持系宜香1B被国内多家育种单位应用于培育香稻不育系,已经培育了13个水稻新不育系和80多个杂交水稻审定新品种,为内香系列、德香系列、川香系列的形成提供了优质骨干亲缘,有力地推动了水稻产业的科技进步。
多年来,赵德明主持或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跨越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七大农作物育种攻关”、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和四川水稻创新团队等重大科研项目。赵德明和团队通过审定的101个水稻新品种,其中国家审定品种25个,农业部认定超级稻品种3个(宜优673、宜香4245和宜香优2115),国家主导品种6个,省级主推品种14个。“宜优673”连续6年遴选为农业部主导品种;“宜香优2115”连续3年遴选为国家主导品种;“渝香203”连续10年遴选为重庆市主推品种。85个品种的独家使用权转让给隆平高科、中国种子集团、川农高科等37家种子企业,推动了民族种业的发展。
勇于担当  培育科技创新团队
“但愿苍生具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34年来,赵德明行走在稻田间,战斗在实验室,让自己的科研真正造福百姓、服务“三农”,也成就了他的水稻梦。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技推广中心发布的长江上游推广面积最大的20个水稻品种中,“宜香”系列品种占7个,其中“宜香优2115”排名第一,是长江上游推广面积最大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水稻品种。
赵德明独立或合作发布科研论文60余篇,累计获得省部级、地市级奖励29项。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宜宾市拔尖人才、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宜宾市先进工作者、宜宾市优秀共产党员、宜宾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获宜宾市重大科技贡献奖、宜宾市首届十大优秀人才贡献奖和宜宾市“建国七十周年最美奋斗者”等称号。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农科院历届院领导和该院老中青三代近20位科研人员30多年的心血,蕴含着农业科学家胸怀天下的担当精神。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创造,科技的进步不仅仅是需要依靠尖端人才的突破,更需要技术扎实的团队推动,每一滴水汇聚成汪洋大海,才能掀起更大的浪花。作为一名优秀党员,农业科研战线的劳动者、耕耘者和奋斗者,赵德明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在科技人员中具有表率作用,被省内同行和群众公认。赵德明的团队由最初的4人扩展到现在的12人,他将自己的育种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同志,在工作中他带头刻苦钻研,促进团队人员间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在争论中交流,在交流中发展,并前瞻性地制定科学严谨的年度科研计划,不断地提高研究团队人员的科研水平,将团队水稻育种科研水平从80年代的省内末尾提升到了省内前列。
赵德明和团队培育的水稻品种高产优质兼顾,深受种子企业和农户的喜爱。他所在单位成为国家水稻原原种基地、国家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宜宾水稻综合试验站、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青年文明号和宜宾市优质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宜宾市总工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