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茶园变景区 开启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2-13 12:31:40 编辑:苏仁胜 点击:
冬日清晨,透过山间白雾依稀能见朦胧暖阳。在高县落润镇公益村的“蜀山茶海”景区,刚完成“冬管”的万亩生态茶园在晨雾中一片静谧,漫山遍野的黄色小牌守护着山间绿叶,为来年春茶丰收蓄力。不远处,新的旅游综合体项目正拔地而起,景区建设如火如荼。
近年来,公益村以茶为题,不断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茶文化、休闲康养等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的新路子,片片绿叶摇身一变成为村民眼中的“致富叶”。
一个目标  打造茶旅融合新标杆
公益村位于高县南部,平均海拔600-900米,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茶叶成为这片土地给予村民最大的馈赠。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公益村开始兴建茶厂,发展茶产业。但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种茶效益低,村民们守着茶园“原地打转”。如何让沉睡的资源发挥作用,成为了摆在村干部面前的难题。
该村将目光瞄准茶产业振兴,通过流转土地、村集体统管统收、劳务用工等利益联结机制,按下茶业发展“重启键”。同时,引进峰顶寺、龙溪茶业两家龙头企业入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解决卖茶难,带动茶农增收。
企业走进来,茶产业发展向好,村组干部们有了一个新目标——做足、做强茶文章,擦亮“蜀山茶海”这块金字招牌。围绕新目标,村干部们带着村民们前往各个地区考察学习,茶旅融合的思路开始出现在公益村的发展蓝图中。
依托万亩茶园,该村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茶文化、休闲康养有机融合,配套建设了落印山茶文化广场、游客接待中心、茶马梦道、龙溪茶叶生产观光线等旅游设施,实现由过去单一种茶到茶旅融合发展的转变。随着产业路、民宿、茶庄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2020年12月,“蜀山茶海”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对公益村来说,这是对该村探索茶旅融合思路的肯定,也让村民们看到了种茶的广阔前景。
“现在条件好了,那么多企业入驻,还要打造景区,我也想努力一把争取将茶叶发展到10亩左右。”正在茶园里忙碌的村民邓容高兴地说。
公益村党支部书记刘世昌亲身经历了该村办茶厂、走集体经济路子,到现在企业入驻,从最初的构想到现在付诸实践,刘世昌虽感慨不易,但对发展茶产、茶旅充满了信心。“现在基础设施上来了,产业上来了,百姓致富了,茶旅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谈到公益村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刘世昌脑海中浮现了一幅茶山美画,“我们还要修复水库,建民宿,做休闲旅游,发展湿地康养,让大家来了公益村,有玩的,有吃的,有住的,有山有水才更美……”
茶园变景区 村民吃上“旅游饭”
在茶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下,如今的公益村早已变了模样。漫步在景区观光道上,凭栏远眺,连绵茶山与远山交织,整洁明亮的农家小楼点缀其间,悠悠茶香,沁人心脾,宛若置身山水画卷。
一大早,村民朱和信就在自家的“爱心超市”里忙碌了起来。“以前我们这里望天吃饭,风景可没有这么漂亮,现在路修通了,观光道也修建好了,简直大变样。”这些年公益村的变化让朱和信很是感慨。
朱和信的“爱心超市”开在了景区的文化广场边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经营村民需要的日用品,还有当地的一些特产和美食。早些年,朱和信也和村里的很多人一样,选择外出打工,看着家乡的变化一年一个样,便谋生了回乡发展的念头。
“一直想离家近一点,正好景区在打造,想着能在家门口做点小生意也不错。”回到家乡的朱和信看准了景区超市的发展前景,果断将店面租了下来。
随着“茶旅融合”的路子越走越清晰,朱和信对自家超市越发看好。“现在差不多每天能有200-300元的收入,等景区建好了,游客多了,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除了超市的收入,朱和信家里还种有3亩地的茶叶,靠着采茶卖茶一年两三万块不在话下。茶叶摇身成为“金叶子”, 村民返乡过上好日子,一片绿叶双份收入的好事远不止发生在朱和信一人身上。
层层叠叠的茶山成为了山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独特的茶园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赏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村民王武伦将自家的房屋装修后开起了茶家乐,平日里接待游客,农忙时地里采茶,一家人在一起平淡却也充实,对于现在的生活王武伦很是满足。 
如今的“蜀山茶海”景区,各项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走累了,可以在观景亭里歇一歇,玩饿了,有地方吃上一口地道的农家饭菜,发展茶家乐,不仅让游客吃到美味的农家风味,也让当地茶农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对于村民来说,这顿“旅游饭”越吃越香,越吃越来劲。
暖阳微醺,青山悠悠,茶山叠翠,山间的万亩茶叶正和村民们一起翻开茶旅融合的新篇章,绿叶下的日子幸福悠长...... (罗景萍 张钰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