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晋心义警”:以“义”之名守万家灯火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充“晋心义警”:以“义”之名守万家灯火

2025-07-09 15:3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正在巡逻的“晋心义警”。西充县公安局供图

正在巡逻的“晋心义警”。西充县公安局供图

“大姐,有啥烦心事慢慢讲,可别做傻事!”日前,夜幕笼罩下的南充市西充县城莲花湖畔,一阵喧闹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一名中年妇女单脚跨在湖边栏杆上,情绪激动,意欲轻生。千钧一发之际,正在附近巡逻的“晋心义警”队员们迅速反应,箭步冲上前去,合力将其拉回安全地带。

经过队员们的耐心安抚和劝解,妇女情绪逐渐平复,眼含热泪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挽救了我的家!”这场惊险又暖心的救援,正是“晋心义警”守护社区平安的日常写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新挑战。为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与服务能力,2024年10月,西充县公安局整合社会资源,成立“晋心义警”协会,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这支因“义”而聚的志愿者队伍汇聚了退休教师、个体商户、退伍军人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目前注册队员已超200人。

在西充县公安局的专业指导下,“晋心义警”协会构建起严密完善的组织体系。每位队员都要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查以及系统的培训,最后再重重筛选方可上岗。培训内容涉及巡逻盘查技巧、应急救援技能、矛盾调解方法以及网络舆情处置等多个领域。自协会成立以来,已开展21场集中培训、7次模拟演练,确保队伍始终保持高效战斗力。

“加入义警协会,就是想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自愿无偿守护一方平安。”协会会长刘衍介绍,协会始终秉持“党的领导、公安牵头、公众参与、自愿无偿、服务人民”的原则,队员们日常承担着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治安巡逻防控、法律法规宣传等多项重要工作。

为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义警协会整合“五老”、法律工作者、行业标兵等各方力量,成立“化凤调解团”。调解团成员凭借熟悉当地人情、地理和风俗习惯的优势,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方式,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的行家里手。截至目前,“化凤调解团”已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婚恋矛盾、债务争端等各类纠纷87起,调处成功率高达98.9%,充分彰显了“小事不出村(社区),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智慧。

在西充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晋心义警”忙碌的身影:上学、放学时段,他们准时出现在校门口,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早晚交通高峰,他们协助民警疏导车流;深夜里,他们穿梭于街头巷尾排查安全隐患……

自协会成立后,西充公安紧密结合“我在充国里巡逻”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民警+警务助理+晋心义警+N”的义警联盟力量,将“警民共治”理念落到实处。通过组建3支专群结合的巡防队,开展180余次联巡联防行动,街面传统侵财、打架斗殴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3.4%、17.9%。

从莲花湖畔的生死救援,到调解室里的耐心劝导;从日夜不停的治安巡逻,到风雨无阻的护学坚守……“晋心义警”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双脚丈量出社区的平安,用行动诠释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理念,为平安西充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幸福与安宁。(供稿方:西充县委宣传部李丹凤)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