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象鼻街道“三维度”破解“川云中路”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痼疾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9-27 18:04:25 编辑:苏仁胜 点击:
宜宾市翠屏区象鼻街道在平稳平顺完成行政区划“前半篇”优化调整、形成物理变化基础上,突出“后半篇”提质增效、催生化学反应,坚持奔着问题去、带着感情做,瞄定离主城区一步之遥的“川云中路”整治试验田,确立“历史欠账要弥补,治理短板要提升,未来发展要可期”工作思路,瞄定位于城郊真空地带、脏乱差堵的“川云中路”作为试验田,推动面上治乱、治理提质、改革兴产有机统一实现,让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聚焦重点突破,下好面上治乱“先手棋”
坚持治理必先治乱,针对“川云中路”象鼻段横跨1个社区,7个行政村典型城乡结合部实际,打好“治乱”“去污”“增彩”组合拳,推动实现面上翻天覆地大改观。
重拳“治乱”。组建市、区、街道联合工作专班,开展车辆乱停乱放、沿街商铺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沿线新建停车位 398个、增设5处电子抓拍点和60余处交通警示标牌,全面规范交通秩序。
立体“去污”。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重点领域分别配备配备2—4名专业保洁员,增设24小时脏车进城免费洗车场2个;建立街道、村社、组三级联动机制,出动人员2000余人次,清理垃圾、枯树枝等180余吨,完成12个垃圾屋渗漏液外漏改造和4个扬尘点位整治,清洗路沿石及公共区域、围挡等8.6万平方米。
全面“增彩”。推行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集中新建口袋公园10个,修补花坛 80余个,补种行道树200余株、增设高颜值绿色植被500余株,新增草坪 1800余平方米,统一沿线围墙涂装,使沿线从“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彻底改头换面成为“白亮美”的城市后花园。
聚焦梯次推进,打好治理提质“整体战”
针对“川云中路”城乡结合部线状治理全新课题,坚持基层出课题、治理做文章,积极探索跨区联治、群众自治、多元共治“三治合一”的新型治理架构。
建立跨区联治体系。明确“川云中路”象鼻街道统筹职能,沿线村社分别行使治理权,杜绝两不管地带扯皮;固化区级部门+街道+村社联合治乱做法,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模式,破解管不了难题;创新“找谈商调访”工作法,主动及时化解征地拆迁、婚姻家庭等纠纷,推动管不好向管得好转变。
突出群众自治主体。发挥村(社区)自治主体作用,引导开展治理创新,首创“小橘灯”服务品牌,推行“菜单式”“订单式”“微小式”服务,推动群众身边事身边办;推行沿线住户“十户联帮”模式,解决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无人照料难题;推广建立“和事佬”工作室,引导信访工作对象转化成治理工作力量;引导沿线商户打造“诚信经营示范点”“社企共建示范点”,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低偿服务,推动实现实现沿线“陌邻”变“睦邻”。
形成多元共治效应。推动行政资源下沉,驻地公安、法院、教育等20余家区级部门,成立“先锋服务队”为沿线村社区中小微企业、弱势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民生保障等多元化综合服务;推动服务资源合成,推行村阵地达标建设和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新建村社公办幼儿园、4点半培训园,将城市公共服务范围延伸到沿线居民,打造“15分钟服务圈”;推动社会资源集成,探索“1元租金”“微服务”购买等形式运作社区资产,从宜宾学院引进社区规划师团队30余人,孵化引进社工、培训机构5家,开展健康养生、美术培训等生活服务10余类,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围绕全面提升,立好改革兴产“风向标”
坚持治理、改革、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见效,以“川云中路”整治为契机,将周边观斗山一带统筹规划,谋划“山下是园区、山中是林区、山上是景区”立体发展。
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谋划实施功能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进一步剥离街道经济职能,计划设立功能区管委会专责推动象鼻公铁物流园建设,项目预投200亿元,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园区规划以“两心、两轴、五片区”为结构,东面以生产性物流为主,西面以仓储物流为主,现已入驻正业集团、原宝能焦化厂、伟天商贸等7个企业,吸纳小微企业园区入驻1个(含中小企业30余家)。
创新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将方水井村作为改革试点,率先在7个生产社以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为突破口,抓实“群众引导、资产核实、身份界定、股权量化”四重点,探索“街道引导、产业带动、公司经营、盘活资源、以点带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村集体经济企业12家,建立“果然心动”等股份专业合作社7个,正加快打造柑橘、桂圆、油茶、脆桃等综合果林1万亩以上。
全面构建城市云端景区。用好全区获批全国宅基地改革试点区契机,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指标集中使用机制,不遗余力推进“两山”开发,依托观斗山、红岩山等自然区位优势,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川云中路等入山通道美化和风貌整治,引进一批业内知名文旅品牌,力争将观斗山、红岩山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和娱乐等综合为一体的“宜宾城市后花园”。(翠屏区象鼻街道办事处  张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