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街道地处宜宾市翠屏区北郊,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区域,辖6个城市社区、11个农业村,城市建成区面积超10平方公里。针对城市农村交织并存、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聚集等治理难问题,该街道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治理,探索形成“党建引领+”治理新模式,推动提升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水平。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城乡结合部治理只有坚持党建为引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治力量。在实践中,象鼻街道推行“社区党委统筹、辖区单位主力、社会力量参与”的“大党委”互助发展模式,建立以社区党委牵头,小区党支部、业委会或自管小组、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共治的“红色物业联盟”, 成立“社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居民骨干”自治管理委员会,形成上下贯通推动基层治理力量。
城乡结合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怎样解决“有钱办事”问题,象鼻街道创出了新路径。通过不断摸索完善街道以行政单位支持,五粮液等中大型企业捐赠方式募集社区公益资金500余万元,将社区闲置资源“三权分置”盘活资产、资金50余万元,联动成立社区服务公司3家,划设停车位3150个,社区增收20余万元。引导小区居民自筹资金5万元,投工投劳300余个,共同推进小区综合治理,实现蜀南竹苑、龙泉等小区治理从“三无”到“三有”、“无序”到“有序”的蝶变。
针对流动人口多、基础设施陈旧、日常管理点面宽等治理堵点,象鼻街道大力推进数字化管理。依托区智慧型城市基层治理中心,高标准建立数字化指挥中心,涵盖社会治安、应急处突、综合管理、GPS定位等功能,实现对区域内人事物地信息的全网直观展示。整合资金300万余元,以清单化、督战化方式推进城市“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网络监测示范项目建设, 引进社区数字化管理系统,为24个小区安装智能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在环境复杂区域增设86个高清数字监控摄像头,全面提升视频图像智能化应用水平。实施精细化数字网格治理,专职配备以小区党员、居民骨干、治理员、法治委员等分片负责86个综合网格,线上构建“街道-村社-小区-楼栋”四级联处“全科网格”系统,编制纠纷化解、法律服务等100余项全科服务事项,实现全域综合治理。
从管理向治理转变,从简单服务向精细服务转变,象鼻街道提升治理水平让群众得到可知可感的服务。近年来,街道在和苑社区设立“和事佬”工作室,推行“找谈商调访”工作法,及时化解征地拆迁、婚姻家庭等纠纷135件,成功化解30年跨省上访积案。探索“1元租金”“微服务”购买形式运作社区资产,孵化引进社工、培训机构5家,开展健康养生、美术培训等生活服务10余类。推进“社校联动”,在宜宾学院引进社区规划师团队30余人、讲师100余人、开展讲座50余场次。推行亲民化改造,聚焦“15分钟服务圈”打造,在社区规建10个“口袋公园”,在龙泉社区新建公办幼儿园。目前,象鼻街道已经培育出一批小有名气的服务品牌,首创“小橘灯”服务品牌,推行小区“十户联帮”模式,解决独居老人无人照料难题。探索打造“商圈党建+服务”品牌,引导商户打造“诚信经营示范点”“社企共建示范点”,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坚持把“德治教化”融入治理全过程,打造“以文化人、以文养德、文德贯通”新模式,是象鼻街道治理华丽转型的秘籍。街道高标准建成占地4850平方米的融媒体中心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集“新闻+政务+服务+监督+电商”暨全民志愿参与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云上招募志愿者15.6万名,实现线上线下传播新时代新生活。深挖象鼻文化底蕴,打造“大地雅韵”“大地家园”等各具特色文化品牌,打造美食文化网红街、非遗文化面塑技艺传习馆,重拾象鼻记忆涵育精神家园。成立“夕阳红”歌舞队5支,文艺表演100余场,打造国学+书法+非遗文化的传统文化社区,建立康复养护中心、开设日间照料、道德讲堂、代缴代办等服务项目,成立“社区+物业+邻居”接亲队伍,提升社区居民归属感、凝聚力。(爨棕强 颜浩鹏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