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进社区 “东坡巧姐”来打理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1-02 18:13:21 编辑:卜海英 点击:
“我志愿加入‘东坡巧姐’大家庭,成为家政服务行业的一员。我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诚信守法、规范专业、热情周到,为客户提供优质家政服务,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家政技能人才,为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11月2日,在2021年家政服务进社区项目就业签约暨“东坡巧姐”家政服务平台发布仪式上,10位即将加入家政服务行业的“东坡巧姐”作为代表郑重宣誓。
开展技能培训 为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据统计,全市约有56万户家庭有家政服务需求,包括婴儿照护、病患服务、养老护理、家居保洁等,家政服务对带动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家政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打造标准化培训体系和家政服务品牌、推进家政服务行业规范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针对这种情况,市、区妇联精心打造“东坡巧姐”家政品牌,开展了一系列“家政服务进社区”技能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广大妇女群众家政服务技能,增强妇女创业就业积极性,让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放心、贴心的家政培训,改善家政服务行业人才储备不足问题,为全市家政服务行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进入家政服务行业前,今年45岁的杨利英一家的经济来源仅仅依靠丈夫在当地打零工,后来,丈夫不幸患了强直性脊柱炎,收入很不稳定,家里还要赡养4位老人,供养1个孩子读书。偶然的机会,杨利英通过眉山东坡联众职业技能学校了解到了家政这个高薪朝阳行业,于是下决心报名参加了东坡区妇联组织的“家政服务进社区”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我不仅学习到了家政专业技能,还掌握了很多家庭教育、育儿早教等方面的知识。”杨利英说,“培训结束后,我在市福利院实现就业,除了五险一金,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家庭缓解了经济压力,让生活越来越好。

据眉山东坡联众职业技能学校校长王琴介绍,家政技能培训分别从母婴护理、家政保洁、育婴技能、家庭教育女性个人成长、小儿推拿、家居收纳与整理6方面展开,确保培训有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实用性强、覆盖面广。除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工作外,还融入体验式家庭教育培训模式,区别于传统的直线式、灌输式教育模式,通过全方位互动体验教学模式,增强家长共鸣及换位思考能力。截至目前,“家政服务进社区”技能培训项目圆满结束并超额完成培训目标,共计开展家政技能培训5期、家庭教育活动6期、志愿者活动10期,共计培训901人,其中线上培训453人,线下培训448人。培训对象包括待业妇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留乡人、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业且身体健康的妇女。
借力“东坡巧姐” 让更多女性实现人生价值
当天,“东坡巧姐”家政服务平台顺利上线,一键对接客户、求职者、家政公司,满足企业招工、业务宣传,消费者购买服务等需求。眉山邻帮网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岚丽认为,“‘东坡巧姐’家政服务平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整合资源、发展业务、招聘人才,让广大家庭能得到高质量的家政服务,也让更多妇女姐妹在家政行业中创业就业,实现人生价值。”在加入家政服务行业这个大家庭前,今年51岁的史丽君曾在社区工作过一段时间,因家庭原因离职在家。有一天,所在社区通知妇女群众去参加东坡区妇联组织的“家政服务进社区”技能培训,当时赋闲在家的史丽君心中泛起了涟漪。“我既想去参加培训,又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好在家人很支持我去学习一门新技能。”史丽君说,参与培训时老师那句“力争做到老有所为”深深打动了我,培训完成后,我在眉山邻帮网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成功就业,通过不断摸索、不断学习,我重新振作了起来,从事家庭清洁工作,让我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工作给予了我很多信心与力量,也重新发掘了自己的价值。“从事家政服务工作以来,我收获了很多的肯定与信任,内心感到十分充实与富足,在此,我希望各位姐妹们也都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为自己也为社会创造价值。”史丽君说。“我们全力配合东坡区妇联打造‘东坡巧姐’家政服务平台,精准匹配家政行业就业需求,改善家政机构招工难问题,助力解决家政行业供需矛盾。”眉山东坡联众职业技能学校校长王琴介绍,为实现培训人员高质量就业,学校积极畅通就业渠道,对接全市各大家政服务公司,最终确定优质就业合作单位8家。

眉山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提升家政公共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把家政服务进社区活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社区便民生活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家政服务业在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据了解,“家政服务进社区”示范点建设分别位于东坡区邻里中心·金龙分中心、眉山市邻帮网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今后,东坡区将进一步促进家政服务下沉,发挥家政服务在保民生、促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实实在在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王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