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打造“乡村振兴微学堂”为平台 着力培育乡村振兴干部人才队伍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3-22 16:29:01 编辑:卜海英 点击:
如何创新农村基层干部实践锻炼平台,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干部人才队伍?眉山市东坡区秦家镇探索实践的做法是:从实际出发打造“乡村振兴微学堂”(又称农村干部微学院)。因地制宜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四措并举”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异地参观、相互借鉴等多种模式,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干部人才基础。

阵地建设突出“标准化”
该镇按照“试点一批、带动一片”的工作思路,按照“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有主题、有队伍、有活动、有制度、有线路、有标识、有保障“七有”标准要求,在全镇重点打造大佛、海螺、政府3个 “乡村振兴微学堂”,划片分类组织,分期分批实施。同时统筹用好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晋凤社区人居环境示范点、大佛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秦家社区社会治理等示范阵地,规范完善海螺村乡村振兴示范馆、大佛村果技培训基地等各类配套设施,全面提升阵地培训质效。
师资配备坚持“严选制”
该镇按照“外聘与内选相结合”的师资方式,选优配强学堂“师资库”。在“外聘”方面,重点邀请东坡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专家、本土延边旻昊经贸有限公司水果外贸经营人才、“深山老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柑橘新品种开发等领域的行家里手,组建学堂“专家师资库”;“内选”方面,注重聘请乡镇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担任“签约讲师”,同时充实本镇示范村党组织书记、本土农技员、德高望重的老支书等担任“实训导师”。目前,该镇“乡村振兴微学堂”共已配备专兼职教员30余人,为“学堂”授课提供了师资力量。
课程设置实现“订单型”
按照“学堂建单、学生点餐”的教学模式,对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聚焦“党建+产业”“党建+民风”“党建+治理”等重点课题,整合镇乡村振兴发展成果、“一村一品”建设成效和柑橘等农业种植资源,开发10多门现场教学课程以及体验教学课程。创设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三位一体、一校多点”等教学模块,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以此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办学质效强化“联建化”
按照“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建立镇村两级联动办学机制,对现有的乡村振兴微学院运转体系进一步完善,让基层一线成为培养全镇农村干部和实用技术人才的摇篮,常态化从其他村选拔后备力量开展脱产培训,加大全村农民工回引培养力度,从多途径培养提高,并将培养成熟的年轻后备干部跨村交叉试岗,确保新鲜血液在全镇范围内有序流动,以便及时补充到合适的岗位上。
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全镇累计培训基层干部200多人,统筹选派8名村级后备干部到大佛村等先进村实践锻炼,在村级建制调整工作中,还落实两名年轻干部担任临时党组织书记。“随着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不断推进,对我们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了。”秦家社区党委书记杜军深有感受地说:“通过‘微学堂’充电培训,感觉自己提高了不少。”(陶广汉  江鹏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