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文升镇广龙村:好风景带来好前景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2-20 14:07:50 编辑:周姿彤 点击:
射洪市文升镇广龙村幅员面积约5.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793亩。广龙村辖12个组、546户,农业人口1602人,劳动力980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254人。近年来,广龙村完成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射洪市规模最大、功能最齐的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养蚕、光伏发电、榨油厂等村办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3万余元。
时下,漫步在广龙村,只见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树木花草层层叠叠、多姿多彩;蓝天白云倒映水中,装点着平静的水面,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个远离城市的小山村,曾经因为山高沟夹、耕地稀少、自然条件较差等因素,使得该村的许多村民长期戴着“穷帽”。身处绿水青山,如何靠山吃山实现乡村振兴?近年来,广龙村逐渐走出了一条靠“颜值”吸引游客,农旅融合、多产业并举助农增收的振兴脱贫之路。
改善基础设施 村民生活条件好起来
曾经,“山高、沟深、路难行”是广龙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几年前,村组道路几乎全为烂泥路,“断头路”成为了当时全村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广龙村村民分布较为分散,部分村民住在高坡顶上,致使生产生活不便,“翻山头,蹚河沟”的状况导致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成了空谈。
要想富,先修路。为解决行路难的问题,2014年以来,镇村两级和各帮扶单位积极协调、相互联动,通过一事一议、扶贫专项资金、帮扶部门帮扶资金、村民自筹等方式筹措资金600余万元。通过5年时间建设,而今的广龙村10.6公里村级道路、7.4公里组级道路贯通交错,不仅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实现了组组通,更让85%的农户达到了开车进院坝的条件,实现了户户通。
为丰富老百姓文化生活,保障村民就近就医,广龙村修建了一个占地400平方米,集办公、文化、卫生、便民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和占地800平方米的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广场。如今的广龙村,水泥路取代了过去泥泞的村道。而随着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广场相继投入使用,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
易地扶贫搬迁 搬出美好生活新气象
凡是见过广龙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人,都免不了被安置点的规模所震撼:这座投资1600余万元的安置点,是射洪市规模最大、功能最齐的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安置了37户贫困户122人。
而更让人惊叹的,是安置点给贫困户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在贫困户梁金全的家中,妻子何清春讲述了他们的过去。十几年前,何清春被毒蛇咬伤,由于治疗不及时,导致下肢瘫痪,从此卧床不起。十几年来,一家人居住在广龙村海拔最高的猫儿坡,只有一条狭窄崎岖的小路与外界相连。在这十几年中,行动不便的何清春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2018年,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落实下,梁金全一家搬进了广龙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无障碍通道、宽阔的水泥路,让何清春告别了往日的生活,丈夫每天在村里的产业基地务工,何清春则可以坐着电动轮椅外出溜达,再度融入这个小山村。
让群众住得好,更要过得好,近年来,广龙村以“五联机制”为指导,以贫困户致富增收为目的,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依托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药材基地,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稳定就业、稳定增收。如今广龙村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超9000元,彻底告别了曾经的贫困生活。
狠抓产业就业 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曾经的广龙村,农业结构单一,无支柱产业、无回乡创业典范、无外来资本,传统农业的“产量低,品质差”在当时的广龙村体现得淋漓尽致。
要让村民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如何“造血”是关键。立足村情,逐户施策,不搞一刀切,广龙村按照“户户入社、长短结合、多产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资本和资源两大核心要素,积极推行“资本联投、生产联营、经营联动、效益联赢、风险联控”产联式合作模式,将农户、工商企业、村集体组织等各方紧密联合起来,切实发挥聚合优势,积极引入外来资本参与建设发展。在2个合作社、4个产业协会的引领下,龙虾养殖、中药材种植、长叶香橙、乡村旅游等成为广龙村新兴支柱产业,随着花卉苗圃基地入驻,桑蚕种养、农机服务超市、榨油厂等产业相继投产,广龙村产业逐渐形成了多点开花、走向壮大的局面,群众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
如今的广龙村,省级重点工程群英水库蓄水在即,也即将为全村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待蓄水完毕,广龙村将从曾经的山高沟深,变成依山傍水。水库也为广龙村的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契机。”广龙村第一书记佘亮介绍,下一步,广龙村将围绕充分利用群英水库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将广龙村打造为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并存的“亲水小镇”,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带动当地村民奔小康。(黄铂晶 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