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机衔接?省人大代表杨茂君提出“四点建议”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1-30 13:43:46 编辑:周姿彤 点击:
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月30日在成都开幕。
作为来自“三农”领域的省人大代表、遂宁市农业农村局高级经济师杨茂君,早在三个月前就想好了“关于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建议”选题,并多次深入遂宁市各县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赴成都开会前他还专门前往刚刚脱贫摘帽的蓬溪县文井镇顺天村,查看撂荒地复耕复种、特色产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等情况,并与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交流。为建好言献良策,他做足了准备。

杨茂君在蓬溪文井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脱贫攻坚成果仍需继续巩固拓展。”长期从事基层农业经济管理实践与研究的杨茂君表示,从目前已脱贫地区看,有的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外部“输血”脱贫、自身内生“造血”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疾病等突发事件,返贫致贫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将要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扶贫工作重心也要从攻坚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减贫战略、政策和工作都应相应做好过渡衔接。
如何做?杨茂君认为,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既要通过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借鉴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和机制办法抓好乡村振兴,实现无缝对接、有效衔接,进一步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帮扶的精准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逐步迈向富裕。为此,他提出“四点建议”。
从顶层设计入手,抓好实施计划的有效衔接
谈现象: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延续和提升,两者相辅相成。杨茂君认为,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后,贫困地区主要工作任务应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转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对象应由贫困户、贫困村扩面为所有农户和所有行政村,覆盖整个“三农”工作,工作内容也应由“两不愁三保障”上升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谈建议:应建立健全两者有机衔接的统筹规划机制,特别要解决好规划“两张皮”、衔接不紧密的问题。他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综合考虑乡村之间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自然条件、传统文化等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乡村振兴措施,不搞“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作业,应分类明确村庄发展定位,分村制定建设规划,实行分类施策、分步实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明确从省到村五级乡村振兴实施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规划的互补融合、有序推进。
从完善机制入手,抓好惠民政策的有效衔接
谈现象:脱贫攻坚政策强调帮扶对象的特惠性,而乡村振兴政策重视的是广大农民的普惠性。杨茂君认为,这几年大部分扶贫政策都集中在贫困村、贫困户,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对县域整体发展统筹不够,对边缘户、一般户缺乏有力支持,也由此产生了一些非贫困村的干部群众不平衡的心理。
谈建议:应尽快研究完善针对边缘户、一般农户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和产业等方面的普惠性政策,统筹县域内所有脱贫出列村和非贫困村,引导财政投入、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科技人才服务等资源要素统筹投入、全域覆盖、全体受益,实现从特惠向普惠的转变,让全体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政策红利,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从健全组织入手,抓好工作力量的有效衔接
谈现象: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四川省把落实领导责任、加强基层组织与治理有效有机结合,建立了五级战斗体系和“五个一”帮扶力量,实行对口帮扶、定点扶贫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责任人结对模式,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谈建议:“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乡村振兴联系帮扶方式应由‘帮户’向‘联村’转变。”杨茂君建议,要借鉴脱贫攻坚战斗体系的宝贵经验,完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和责任单位帮村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提升乡村振兴的领导力、凝聚力、推动力和治理能力,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从规划引领入手,抓好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谈现象:“产业是脱贫之基、兴业之本。”杨茂君认为,近几年,为了加快脱贫步伐,各地支持发展了一大批产业扶贫项目,有力地促进了脱贫增收。但也有一些是“短平快”项目,尤其是产业布局区域结构趋同,同质化多,产业链短,竞争力弱。
谈建议:应强化规划引领,突出优质高效,制定区域差别化农业发展政策,引导和推动脱贫出列村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做大做精。在优化产业结构上,要立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聚焦高端精致,突出特色品牌,着力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水平,应将扶贫效果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特色产业继续作为主导产业持续打造。在优化品种结构上,应立足各地的农业资源环境,减少低端产品生产,大力开发地方名优特产品,尤其要注重开发地方特色地标性“高端、小众”产品,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精、做优,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在延长产业链上,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冷链物流业,着力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王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