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利用越来越普遍的年代,我们的政务服务也开始使用互联网创新工作方式,这是好事,是积极作为的表现。
数字化治理在扶贫的运用中是有成效的。有的地方开发出大数据支撑平台,打通相关部门数据壁垒,通过数据横向比对,提高了精准识别质量;有的地方为了防止返贫,通过数字化治理,可以实时更新、全程监测贫困户数据,对因病、因残等原因返贫的风险进行动态预警。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扶贫领域的数字化治理仍存在一些堵点。
有的干部数字化治理理念跟不上现实变化,在日常办公的资料准备和搜集中,过于依赖纸质资料,即使电脑里有相应的资料也不去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头管理、内容重叠现象,甚至有的部门信息资源难共享,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降低了数字化治理效能,导致基层扶贫干部需要反复录取数据、多次填表格;乡村信息化人才不足,难以适应数字化治理的现实需要。
这些堵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自上而下综合施策加以破解。治理理念更新是首要任务,要多用互联网思维代替传统思维,多用电子填报代替人工填报。在信息时代,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涵盖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健全扶贫信息动态公开机制,同时不断更新系统模块内容,尽力满足基层需求,让系统发挥最大效能,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数字化治理升级,还包括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进一步打通“信息孤岛”。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稳定脱贫成效涉及的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构建统一的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目录清单,实现信息资源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互认共享。
另外,统筹城乡信息化人才资源配置也迫在眉睫。这既需加大人才引人和培育力度,又需鼓励村级组织带头人参与到数字化治理中。
信息时代,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稳步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把基层扶贫干部从层层填表报数中解脱出来。(西充县常林镇人民政府 晁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