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在做康复训练。彭杰 摄
2021年8月25日是第五个全国“残疾预防日”。连日来,在营山城乡,见到一个个残疾人服务平台相继建立,一项项扶残助残行动深入开展,一户户残疾家庭走上自强创业之路……全县残疾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正突破生理和心理条件的束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
近年来,营山县在省、市残联的指导下,积极顺应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用政策为残疾人办实事,用项目为残疾人做好事,用智慧为残疾人解难事,谱写了一曲残疾人工作的壮丽乐章!
党政重视齐抓共管聚合力
“残疾人是最困难、最需要关心的群体,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县残工委各成员单位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2020年12月,营山县委书记罗明远在全县残疾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营山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残疾预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残疾人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听取残疾人工作专题汇报,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给予资金保障,让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针对《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工作视察或调研,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县委、县政府将残保金征收、残疾预防等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压紧压实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责任。县残工委明确了23个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机制和定期联络机制,会商研判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成员单位责任落实、运转高效,营造出共同助残氛围,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得益于党政重视,县、乡镇(街道)残联组织建设日趋完善,做到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提升服务,当好残疾人的“娘家人”。按照“有组织、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服务”的“五有”标准,积极推进村(社区)残协建设,实现残疾人的自我服务与管理。目前,全县已建起助残组织天翼社会助残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关爱和服务。
预防康复撑起健康“保护伞”
8月23日,在营山县妇幼保健院婚检中心,准新人们在聆听工作人员宣传免费婚检政策及益处,接着排队填写《婚前医学检查表》,然后进行胸透、血常规、尿常规、乙肝、梅毒等检查,最后由婚检医师出具婚检医学报告。
营山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王爱民介绍,营山大力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强育龄妇女优生优育意识。引导育龄妇女进行孕早期保健,通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预防措施,最大程度阻断残疾代际传递。
据了解,营山充分运用本土媒体矩阵常态化宣传残疾预防知识,还通过悬挂标语、开办专栏、利用电子显示屏、举办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宣传。县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残疾预防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向群众面对面宣讲残疾预防知识,让残疾预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营山县中医医院康复基地,部分患者在进行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部分患者利用器械进行现代康复。康复治疗师唐林正指导患者蒋建强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上进行康复训练。“我患脑出血,做手术把命保住了,但没法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家人把我送到县中医医院康复科,通过针灸治疗、推拿器械锻炼,同时服用中药,病情逐步好转。”蒋建强说,简直没想到能重新“站起来”,现在生活能自理。
营山县副县长、县残工委主任杨素梅介绍,该县投资3300余万元,建成了县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常年有130余名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对30余名成年残疾人进行托养。初步建成以县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康复站为依托、社区康复点为基础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三级网络体系,对22900余名各类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和居家托养,免费发放、安装各类残疾人辅助用具10200件(套)。加强与医疗卫生部门合作,为全县残疾人免费体检,强化主动干预、早期干预,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健康咨询服务,防止其加深残疾程度。同时认真落实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农产品药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责任,有效降低意外伤害致残风险。
创业就业自强不息奔富路
8月23日一早,营山县骆市镇千佛村残疾村民肖盛前背着背篼走进半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产业园挖竹笋,不一会儿,竹笋就装满了背篼。他将竹笋背回合作社储存库房,和村民们一起剥竹笋,一大筐一大筐的笋子被初加工后销往市场。
年逾古稀的肖盛前,2006年因一场意外导致左眼失明。儿子、儿媳在外务工,他独自一人留守在家。自竹笋种植项目落户千佛村,肖盛前就在基地务工,每年劳动约7个月,年均收入1.2万元。“依靠竹笋产业园,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肖盛前激动不已。
2015年,返乡农民工李世能流转1200亩荒山荒坡建立竹笋种植基地,吸引千佛村105户村民和8名残疾人入股、入社。他们在产业园从事竹笋种植、加工、销售等工作。2020年,营山县半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营山县残疾人扶贫资金股权量化试点基地,辐射周边30名残疾人,带动他们实现增收。
据营山县残联理事长何德一介绍,2016年,县残联在城南街道、东升镇、望龙湖镇等地的15个村,连片建立了“残疾人创业就业脱贫示范区”,鼓励示范区内5家龙头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带动千余名残疾人年均增收上千元。2020年,开展了“残疾人扶贫资金股权量化”试点,共有251名残疾人入股,目前已累计分红32万余元。县残联还精准培育帮扶了37家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带动150余名残疾人就业。
近年来,营山县依托创业就业培训项目、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项目等,将培训与创业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征求残疾人创业就业意愿,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实施定向、定项培训,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打下基础。今年以来,县残联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电商和竹编灯笼等技能培训,已培训800余人次,帮助150余人实现了再就业。
今年,营山着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加大对127户残疾人边缘户、139户监测户的帮扶力度,对标补短,因户施策,确保不返贫、不致贫。县残联投资45万元,对450名残疾人开展居家灵活就业创业直补;投资12.94万元,扶持残疾人种植高粱700亩;投入资金100万元,为1000名农村残疾人免费发放鸡苗、鱼苗……努力实现残疾人生存有技能、发展有项目、致富有门路、收入有增加。
智志双扶激发动力逐梦想
家住营山县朗池街道云凤山社区红光街的李书杉,先天性右眼失明。母亲要照顾爷爷、奶奶、外祖父三位年老多病的老人,全家靠父亲一人在建筑工地打工支撑。今年,李书杉考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高昂的学费一度让全家人一筹莫展。“县残联开展‘让梦想启航——金秋助学’活动,我申请获得了5000元助学金,并且每年还可办理8000元助学贷款,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李书杉说。
营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铮介绍,近年来,营山扎实开展扶残助学活动,搭建了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中重度残疾儿童特教学校就读、中轻度残疾儿童普通学校就读“三级教育网络”,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目前,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6.5%。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或身体残疾而失学,营山县建立健全了集“免、奖、助、贷、补”为一体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4年来,县残联会同县教科体局,共发放150余万元资助金,资助在校残疾学生约3000人次;对107名考上大学的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家庭开展“金秋助学”,共计发放53.5万元助学金。
“残疾不可怕,无志才可悲。”营山强化“智志双扶”,大力发展残疾人文体事业,引导残疾人自尊自强,点亮拥抱幸福生活的梦想。
营山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占地240亩的残疾人文化体育公园,设有运动欣赏、文化娱乐、康复运动功能性区域及活动长廊,成为残疾人休闲、娱乐、交友、游园休憩的好去处。投资50万元,在黄渡镇建设营山第一个农村残疾人文化活动广场,为残疾人搭建文化活动舞台。
在脱贫攻坚战中,营山充分挖掘励志脱贫和扶残助残的鲜活典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不断激发残疾人勇敢面对困难生活挑战和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脱贫答卷。
营山还常态化组织残疾人开展文体活动。近年来,营山残疾人参加全国、省、市残运会,先后8次夺得单项冠军。今年5月16日是第31次全国助残日,营山举行大型特殊艺术主题演出,展示了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激励广大残疾人在逆境中奋起、在奋斗中成长。
“残疾人事业是慈善事业,做残疾人工作就是做好事、做善事,是积德的事。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是我们的不懈追求。”营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敬健表示,将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硬化工作举措,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彭杰 彭琪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