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十四五”,踏上新征程。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就要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基础、文化为纽带、生态为底色、群众为主体,以“党建+”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相融共促”“琴瑟和鸣”,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跑出振兴“加速度”。
筑牢“压舱石”,夯实振兴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要创新“党建+”模式,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责任落实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多措并举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行“驾照式”“积分制”管理,用好“群众监督”,激发党员新活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全面过硬、战斗力显着增强、服务群众能力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锻造“生力军”,注入振兴持久活力。聚焦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内育外引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基层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要任务。选优配强用好乡村振兴“领头雁”,严把“入口关”,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后备力量,注重干部能力提升教育,锻造一支能干、会干、实干、巧干的干部队伍,带领群众投身于乡村建设。着力挖掘引进乡村振兴“排头兵”,深挖本土的“新农人”“土专家”“新乡贤”“致富能人”,引进大学生、高端紧缺人才、现代化专业技能人才,精准对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招才引智借力,锻造一支懂农、爱农的振兴队伍,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调动群众主动性。形成干部带头,群众参与,外部资金、技术流入的乡村振兴生态链。
下准“致富棋”,激活振兴发展动能。乡村振兴要靠农业产业发展支撑,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树立差异化和多样化发展理念,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塑造产业品牌,延伸产业链构建,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利用“互联网+”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拓展产业价值空间,推行订单农业实现企农双赢。树立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基于四川生态环境优美、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将旅游、农业、休闲和康养有机融合一体化发展,立足村落建筑特色、空间肌理和文化底蕴,打造集旅游休闲、采摘体验、生态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三生合一”,成为强村富民的新支点、新平台和新引擎。
厚培“营养土”,筑牢振兴文化粮仓。乡村文化是乡村的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化人”,以“乡愁”重构乡村文化生态,建构特色乡村文化体系,提升村民思想文化素质,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通过“评先进”“树典型”,不断凝聚“红色”力量,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推动新时代乡风文明向纵深发展。借“节”借“题”举办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文化传承,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有形的乡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提升村民文化自信。坚持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两手抓,依托地方历史、红色、民族等文化资源,融入现代化元素,创新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让传统文化在适应现代市场中薪火相传,夯实乡村振兴后劲。(嘉陵区委组织部 青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