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昭化:“许老板”的幸福生活新期盼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6-10 20:34:53 编辑:王梁 点击:

在昭化区王家镇,只要人们提及一位“铁杆”烟农,十里八乡都“统一”了标准答案,那就是“许老板”。

人们口中的“许老板”,名叫许方,今年51岁。

许方黝黑瘦高,干练精神,眼神里总给人一种无畏和坚定。正是这股“蛮劲”,让他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烤烟“大佬”。

认死理,总觉得大丈夫就得顶天立地,干出一番事业。

“就自家那一亩三分地,能刨出个啥名堂?”年轻时候,家里生活负担重,扛着一肩责任,许方不顾妻子的劝阻,扛起背包去了山西。

“下井挖煤虽说一天能挣近300元,但人身安全风险高,那是拿命换钱,家里有老有小,我不能出事。”许方回忆起过去难处,许方深黑的眼角略有湿润。

井下作业时间久了,偶尔会听见身边工友遇难的消息。在金钱和生命之间,许方最终作出了抉择,他决定回家找点事情做,既能照顾家人,还能稳定地挣钱。

昭化区烤烟产业发展,得从1988年说起,那时王家镇种烤烟的人很多,烟叶产业规模大,烟叶品质好,烤出来的烟叶金灿灿,烟农收入可观,许方也心动了,想尝试种植烤烟。

说干就干。第一年,许方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植了10亩,收入不错,略感欣慰,他悬着的一颗心也稍稍放了下来。

“凡事都要讲究个章法。”许方认为,种烟是个技术活,从漂浮育苗到大田移栽,再到中耕培土、病虫害防治、密集烤房烘烤、初分扎捆、仓储保管等等,每个环节都有“窍门”,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在2010年以前,由于缺少烘烤烟叶的密集烤房,加之生产技术没有完全掌握,许方不敢盲目扩大种植面积,10亩左右的种植规模一直持续了五六年。

这期间,家庭收入稳定,压力也不大,家里人都劝许方就这样稳定下来,但是在许方心里一直有个声音:“既然要干事,就要干好、干精、干出名堂。”

于是,许方开始筹划扩大种植面积,而技术成了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爱较真,从学徒到老师,他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在昭化,从事烟叶生产的烟农或务工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他们想要掌握一门技术,只有找专业老师手把手地教。

那几年,许方总爱跑到镇上的烟叶工作站,去找烟技员学技术。

王家烟叶工作站一共有5名技术人员,全是烟叶评级或调制的高级工,为13个村的46户烟农提供技术服务。按照产区网格化管理,一名烟技员至少要服务10来户烟农。

每当烟技员在其他烟农那里实地指导时,许方总是像个“跟屁虫”一样紧紧跟在后面旁听,时不时提问,一个小本子从不离手,走到哪儿记到哪儿,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知识点。白天跟老师学理论,晚上自己操作实践,就这样,许方烟叶种植技术越来越熟稔,甚至到了给其他烟农指导技术的地步,大家打趣地叫他“许老师”。

许方的踏实认真,想努力干好事的那一股拼劲,也得到了工作站烟技员王志良的认可,久而久之并与其成为了好朋友。

王志良是烟叶工作站上唯一的一名中共党员。每到种烟忙的时候,王志良就会跑到许方那里去“找茬”,每个环节仔细打量,遇到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会当面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意见。正是基于王志良的严格要求,许方的烟叶种植技术越来越过硬。

2017年,许方在完全掌握了技术后,正式开始扩大种植规模。

现场实地勘验、联系合作社流转土地、运用“黑科技”面积测亩仪精准核实面积、签订种植收购合同……70亩的种植面积,让许方每一步都必须稳扎稳打。

面积大了,用工量陡然增加,仅靠家庭成员是无法打理过来的。工作站的烟技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跑去找到许方,向他推荐有技术、有经验、负责任的劳动力。因为许方为人敦厚,待人友善,且从不拖欠工人工资,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想齐心协力把烤烟发展好。

皇天不负苦心人。转眼到了收获的季节,许方种出来的烤烟,烟叶颜色鲜亮、质量上乘,完全符合烟叶收购质量标准,按照约时定点交售,不到6个轮次就卖完卖尽。三天后,许方收到烟草公司通过邮政银行转来的烟叶交售款,这是许方第一次看见这么大一笔资金流到自己账上。盘算一下,这一年足足赚了七八万元。

2017年底,许方在王家场镇买了套130平米的房子。春节前,许方搬进新房,全家人第一次在楼房里过新年。

“当地烟叶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土地流转,同时集约化育苗、发苗,烟叶工作站负责技术指导,烟草公司实行按价收购。”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让许方越来越觉得发展烤烟是一条正确的致富路。

2020年,许方将种植规模扩大到了100亩,当起了“大老板”,带领老百姓一起种植烤烟,乡亲们喜欢亲切地叫他“许老板”

“今年,我又种植了120亩的面积,顺利的话,算上行业补贴,预计有将近15万的年利润。但是,一家富不算富,得带着父老乡亲们一起富起来……”许方放眼满地烤烟,信心满满,他期待着振兴春风下的乡村盛景。(张富川 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