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据成都高新区消息,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1宗工业用地近日挂牌成交,这是成都市首个以“标准地”方式出让的工业用地,也是生物城着力提供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完善项目促建机制的新实践,标志着成都市“标准地”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悉,工业项目“标准地”是指土地出让时把每块建设用地的投资、建设、税收、能耗、环境等标准给予明确。在企业拿地前,就已经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
“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生物产业聚焦项目建设,深化流程再造,探索形成了以“标准地”供应为指引、以“拿地即建设”为目标的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机制。
成都市首个
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工业用地
今年3月4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通知》,要求全省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天府国际生物城按照省、市、区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结合生物产业实际,制定并于5月底审议通过《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实施方案(试行)》。
值得一提的是,该实施方案对产业项目用地保障和监管机制进行了优化提升。特别从“事先作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做承诺、事后强监管”四个维度,率先开展“标准地”五项区域评估工作,探索建立了符合生物产业特色的工业用地控制指标体系和“标准地”全过程监管体系。
“‘标准地’改革的最大亮点是改变以往土地要素资源配置方式,土地出让前,由政府统一组织开展相关区域评估,并无偿提供给企业,帮助减轻企业负担。”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1宗工业用地挂牌成交,正是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工作的有力探索,成为成都市首个以“标准地”方式出让的工业用地,也是生物城着力提供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完善项目促建机制的新实践。
据了解,该宗用地由成都生物城建设有限公司竞得,将用于为上市企业一桥生物建设定制化“标准厂房”——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8月12日,该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预计2022年6月完工。
一桥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约7万升产能,可支持5-15个抗体药物在本地进行商业化生产,并将成为目前中国中西部地区产能最大的抗体药物生产基地及中国最大的自主创新品种抗体药物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报规报建手续“不出功能区”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为推进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天府国际生物城在原有“拿地即建设”工作流程基础上,还专门制定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重大项目“拿地即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并全过程运用到项目推进及审批中。
据了解,一桥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全球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也是天府国际生物城“拿地即发证”“拿地即建设”项目。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得益于高新区和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大力支持,项目从土地成交之日起,仅用时27天,就取得了不动产证(土地)、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施工许可证。”
今年以来,天府国际生物城以“拿地即建设”为目标,不断优化完善产业项目促建机制,通过融合成都高新区、双流区下放到天府国际生物城的32项规划建设类管理权限,形成涵盖出具规划条件、方案审批、核发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审批的创新流程,实现建设项目报规报建手续“不出功能区”。此外,还推行“金牌管家”服务,为每个建设项目确定具备专业知识的项目专员,从签约到建设全程服务、跟踪到底,建立“一对一”的服务模式,采取线上交流、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全过程协助指导用地单位按程序推进工作,及时精准解决问题。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由成都高新区、双流区合作共建,正加快建设形成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全球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交易中心、药物及医疗器械国际临床研究服务中心、生物技术药物全球外包生产中心、天府国际医疗中心等五大中心功能,努力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人才栖息地、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与智造之都、国际化的生命健康小镇、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创新实践区。截至目前,生物累计签约项目150个,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聚集诺奖团队5个,国家级院士团队4个,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7个,引进和培育新药品种101个。
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对标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不断总结借鉴,创新优化项目保障机制,扩大“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全力提升政企双方工作效率,紧盯高质量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重大产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运”,助推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杨钎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