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四届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成都邛崃直台羌寨举行,拉开了南宝山羌文化旅游节暨第七届蓝莓采摘节的序幕。
活动现场,羌族沙朗、羌族羊皮鼓舞、羌族刺绣、释比、羌笛等非遗项目的活态展示让人目不暇接。来自资阳的游客李欢表示:“没想到在邛崃还能感受到这么原生态的羌民族文化,简直是意外之喜。”
挖掘整理 为羌文化孕育优质环境
如今在邛崃,多项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相对完整的保留和存续。背后,则是当地政府近年来的有效作为。
为原汁原味的留住羌民族文化底蕴,邛崃市多次召开南宝山镇羌族移民村羌族文化保护传承专题研究会议,并在集聚区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同时,派专人多次到汶川县,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件进行收集,掌握了移民村羌族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并按轻重缓急开展抢救保护工作。
此外,针对羌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特殊性,邛崃市修改完善了《邛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目前,南宝山羌族集聚区有“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沙朗”“羌族羊皮鼓舞”“羌族刺绣”“羌年”“羌族口弦演奏与制作技艺”6个成都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名成都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名邛崃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动静结合 掀起全民参与的传承浪潮
从一名普通的羊皮鼓舞爱好者,到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再到如今的直台村文艺队队长,陈云德感受到了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从大地震的悲壮到新生活的豪迈,从单纯的自然之美到汉羌民族融合的和谐之美。如今,在南宝山新家,我们安居乐业,重获新生。”陈云德认为,羌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所有移民羌人的义务。所以,充分发动羌族移民参与到民族文化保护中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邛崃市文化馆组建了羌族尔玛圣火艺术团、直台村文艺队、木梯村文艺队等3支羌文化特色队伍,并开设了羌族非遗文化培训,邀请了阿坝州汶川县非遗传承人和专家进行现场教学。
“不比以往大家自发的爱好玩耍,现在有了专业老师的辅导,我们编排的节目,不仅展现了乡亲们地震后融入邛崃南宝山安置点的幸福生活,还大力弘扬了羌族文化。”据陈云德介绍,目前,羌文化特色队伍每年参与的大小型演出就有30余场,团里编排的节目先后参加了历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邛崃分会场、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邛崃分会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羌历年(阿坝州)庆祝活动等,并多次荣获成都市、邛崃市级奖项。
携手文旅 实现羌族同胞增收致富
自2018年起,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已分别在南宝山镇木梯村及直台村成功举办了四届,在邛崃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举办成果展的主要目的:一是保护与传承南宝山镇羌族移民村羌族文化,二则是打造“天府羌寨•云上南宝”的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羌族同胞增收致富。
南宝山镇依托海拨高、夏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先后开办了农家乐190余家,“跳沙朗、听羌笛、住羌家、喝咂酒、品羌食”的自驾游模式已初具雏形。直台羌寨引进业主种植蓝莓1500多亩,连续七年举办了蓝莓采摘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体验。“真是耍起就把钱挣了”,村里原生态羌文化表演队伍表示,在蓝莓采摘节、采茶节和旅游旺季,为游客表演羊皮鼓舞、羌笛、沙朗等羌文化特色节目,不仅能增加收入,还有力的推动了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如今,南宝山镇每个羌族村寨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把非遗和旅游产业、现代农业融合起来,有效助推了“农商文旅”立体融合发展,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移民搬迁的一个典型范本。邛崃市南宝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牢牢抓住邛崃市全力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成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大势,主动融入龙门山生态价值转化区功能区发展圈,以特色镇和川西林盘建设为载体,深入研究羌文化+旅游+生态的融合发展模式,将特色文化和大美生态转化为新旅游商品和新消费场景,持续推进“天府羌寨·云上南宝”建设,助推邛崃市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