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成都市推出“成都人才新政12条”,明确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设为“蓉漂人才日”,以专属节日方式向为成都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致敬。
4月23日,由四川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成都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新区)承办的2021“蓉漂人才日”国际人才城分会场活动——“蓉漂有礼·服务青年人才”系列活动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吸引了300余名蓉漂人才现场参与。
作为成都市“蓉漂人才日”分会场活动之一,本次活动以“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为主题,聚焦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新职业人群“三类群体”发展,围绕“育才礼遇”“产才礼遇”“协同礼遇”“职场礼遇”四个篇章进行,多维度、全方位推动人才、城市和产业链接,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人力资源协同。
“广大人才已成为成都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柱性力量,”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成都高新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围绕人才全生命成长周期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扩宽人才发展路径,多维度全方位升级人才服务,让广大人才愿意来、留得住、有发展、乐生活,以人才资源优势助力区域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合作办学机构进一步扩大
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发布全新课程体系
2019年7月,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在成都高新区国际人才城启动运营。学院以“提前培育储备一批符合城市发展战略和产业细分领域需求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办学目标,着眼于企业现实需要、人才成长需求、城市发展要求,围绕“教育资源、课程体系、一流师资”跨界协同,大力整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知名高校、企业大学、各大专业培训机构资源,着力打造集国情研修、培训提能、创业指导、人才工作者培训及人才工作理论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人力资源协同新型平台。截至目前,学院累计开课2202场,覆盖培训人数25万人次。
为激活各类人才的综合创新能力,进一步加速产业升级,活动现场,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按照“分类教学、精准培养”的理念,在原有4大课程模块、10大课程体系、66+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推出全新2.0版“菜单式”课程体系。
“经前期大量走访、实地调研,学院对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学院新设置了课程‘超市’,能让人才‘看单点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工作原则,精准建立菜单式培训课程,人才可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形成专业‘学习菜单’,构建个性化、精准式人才培养方案。”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支持。学院通过链接一流的机构和一流的师资,加强同各类优秀的市场化机构合作。在活动现场,上海外服(四川)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和君商学院、樊登读书四川运营中心、成都来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云学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竞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6家企业获得授牌,成为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合作机构,共同打造人力资源协同平台。截至目前,学院共有19家合作办学机构。
建立“人力资源协同服务共享站”
为产业园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高层次人才和高端人力资源聚集地,成都高新区近年来先后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6名、院士20名、国家级人才411名,人才总量超60万人。
为进一步做好人才服务,依托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布局,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新区)立足1个国际人才城高品质人力资源协同服务空间,打造国际化人才服务高地,推进1+N个“分园区、共享站、特色园”协同布局,打造“人力资源协同服务共享站”。其中,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成都天府软件园、AI创新中心、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社区成为首批“人力资源协同服务共享站”站点。
“人力资源服务赋能主导产业发展、企业发展和人才发展是产业园一直探索的课题,‘共享站’旨在充分整合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资源,链接供需要素资源,为企业和人才提供职业规划指导、人才职业盘点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站点将聚集协同功能、服务功能、产业功能和展示功能,设立集职业咨询、业务指导、经验交流于一体的“解忧杂货铺”,搭建人才与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的职场交流平台,为产业园区企业、人才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成都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现状和未来三年发展建议报告》。据悉,这是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次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从业人员专项调研,通过详实的数据、全面系统分析、多角度透视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现状。《报告》提出了“促进人力资源服务全产业链发展的22条建议”,为成都高新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人才为中心的理念,聚力推进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强化城市宜居度和创业友好性战略优势,积极打造国际人才高地。(杨钎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