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北上广深及成都5大城市中小学生(9—16岁)的调查:近70%的学生饮水量不足,每日饮水未达到1200毫升。而成都更是高达82%的学生饮水不足。同时,据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披露:因为水污染,长江流域80%的儿童体内检出多种抗生素。其实,不只长江流域,全国多条河流均受到了抗生素的污染。而水污染也成了威胁青少年饮水健康的主要原因。
3月19日,由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四川省青少年公益大讲坛——世界水日·青少年健康饮水科普讲座”在四川省青少年公益馆举行。原华西附二院(妇女儿童医院)院长、中国儿童保健学组名誉组长毛萌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舒为群教授以及成都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和家长代表参加了此次科普讲坛。
毛萌教授:口渴才喝水影响孩子的不只是童年
毛萌教授在科普讲坛上指出:两大现象严重影响少年儿童饮水不足。一是把饮料当水喝,这是非常错误的,任何饮料都替代不了水。二是孩子一般健康意识差,渴了才喝水。事实上在人感到渴时,身体和细胞已经脱水到一定程度,中枢神经被迫发出补水信号了。饮水不足对发育期的孩子而言,危害比成年人更严重。在发育期因饮水问题造成的问题往往会伴随和影响人的一生。比如:发育不良、身高不足、智力水平受影响等等。
因此,毛萌教授建议老师家长,要把喝水也当做一门功课一样,随时提醒孩子多喝水,常喝水。9—13岁的孩子,每天喝水不低于1.68升;14—18岁则不低于2升。而且,为了避免水污染,最好多喝天然矿泉水。同时,不建议长期饮用纯净水。
舒为群教授:校园净化水对学生健康不利
陆军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在科普论坛上分享了她们研究团队的一项调研成果:从2009年起,她们研究团队对重庆市使用净水设备的22所学校,一万四千多名学生的发育指标进行了长达7年的调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他们的身高增长率和免疫力均呈下降趋势。
同时,长期饮用净化水,还导致水质的肾脏酸负荷值绝大部分高于自来水(越高对健康越不利),给学龄儿童带来健康风险。
舒为群教授指出:水中的天然矿物质虽然少,但吸收率远高于固体食物,是人体矿物元素补充的重要途径,一些优质的矿泉水甚至可以占到人体每日所需的25%—40%。但净水设备却滤掉了水中的矿物质,从而阻断了学生们从饮水中获取矿物元素的渠道。
身体缺乏矿物元素称之为“隐性饥饿”。据国际微量元素行动组织调查:全球约1/3的人口正遭受“隐性饥饿”的危害,特别是低龄人口更加严重。长期不易觉察的“隐性饥饿”会导致出生缺陷、发育不良、智力下降以及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甚至肿瘤等。
因此,舒为群教授建议:在污染少水质好的地区,学校直接提供开水供学生饮用就好;而在人口密集,污染较重、水质不稳定的城市,有条件的学校可选择符合国家标准、正规的天然矿泉水。
世界水日“扫盲”行动,认清真正的矿泉水
两位权威专家均认为:天然矿泉水是最符合人体健康的水。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有很大的误区,认为所有瓶装水或是桶装水都是矿泉水,“水盲”比“文盲”多。为此,此次公益大讲坛最后,主办方用一则抖音小视频科普了这个问题:其实市面上的山泉水、纯净水、蒸馏水、包装饮用水、天然泉水、生活饮用水等各种琳琅满目的水很多都不是天然矿泉水。
而认清天然矿泉水有三招:瓶子身上清晰印有“天然矿泉水”字样;天然矿泉水都会标识自己的水源地;天然矿泉水都有矿物元素含量表,这其实就是水的“含金量”。三者缺一不可。(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