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成都成华区召开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部署大会,发布“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在这其中,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实施方案备受关注。
“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教育、健康、公共文化服务、体育服务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涉及高品质的教育、健康、文化旅游、体育服务等,旨在构建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化、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好的满足居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促使成华更加近悦远来、幸福宜居。
优质教育——培育23所市级新优质学校
在实施新一轮公服设施建设攻坚行动中,成华区将继续把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放在优先位置,高品质实施配套学校建设,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按照实施方案,该区计划5年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62所,新增优质学位6.1万个。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达60%,市级新优质学校累计达23所,各类特色品牌学校达80所以上。今年,该区将推动成都列五联合中学、二仙桥北路配套学校、北湖秀水配套小学、中车配套幼儿园等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做优教育布局,全力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年内在建设路、青龙、双水、龙潭、东方新城、二环路沿线等学位紧缺区域新建成投用学校12所。其中备受瞩目的成都英才和渥太华两所品牌K12学校,将于年内启动招生。
成都英才学校效果图
在品牌集成打造,扩大“教育强区”竞争优势方面,成华区将大力实施“新优质学校培育计划”,通过“名校+”“联盟+”“高校+”等模式带动全区各中小学优质发展,着力抓好高中“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建设,进一步做强列五、华西、49中、双林、成华、科大附小等十大名校集团品牌,全面打响“成华十大名校”金字招牌。进一步做亮境内外合作办学品牌,依托已落户成华的七中、石室、树德、嘉祥等市民普遍认同的名校效应,借势发力不断擦亮成华教育品牌。
健康服务——三级规模医院达到10家
为扩大优质健康服务供给,成华区还将狠抓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到2025年建成投用区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等3家三级规模区属医院,二级规模的区中医医院;力促市二医院龙潭医院、省第一中医医院建成投用,省第一中医医院、市二医院龙潭医院等一批省、市三级公立医院开业运营,区内三级医院达到10家。
按照实施方案,2025年,成华区内公共卫生水平显著提升,区疾控中心升级到三级乙等,建成全市首家区县级基因测序实验室,重大传染病疫情有效处置率达到100%;形成可复制的“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华西妇儿专科联盟”等城市医联体“成华模式”;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中医药服务实现基层全覆盖;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大力提升,全区千人床位数达12.7张,千人医师数达7人。
今年,成华区将实施区妇幼保健院、区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和兴城嘉苑配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龙东紫路配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等医疗卫生项目10个,新增1家市级三级医院,完成区疾控中心三级乙等创建,打造“健康细胞”13个,力争基层中医药服务量保持在55%以上。
文旅场景——建11个社区文化生活美学馆
为加大对辖区居民的精神生活以及文化生活供给,成华区还将大力实施文化地标建设、文化阵地提升、文旅场景打造、文化精品生产、文化供给倍增五大重点任务,优雅浸润的精神活动体系更加发达。
按照实施方案,到2025年,成华区将完成“六馆四中心”(成都自然博物馆、区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和非遗中心和中演华天艺术中心、川剧中心、区体育中心)的建设打造和提档升级工作;推进全区11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均达成都市级一级馆;建成以“川剧茶馆”“特色民间博物馆”“非遗传承体验馆”等民间多元、灵活运营的文艺新空间100个,社区文化生活美学馆11个,实现每万人拥有800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每年建成核心价值观示范点3个、家风家训示范点1个;新增综合实体书店10家、阅读美空间20个、阅读微空间30个。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
成都自然博物馆效果图
今年,将推出新华坊、东郊记忆等“2+11”个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特色街巷游线;打造K160机车艺术餐吧、卡丁熊猫车馆等10个标杆性时尚消费场景;呈现多宝寺一号非遗传承保护中心、岁月厨香等10个社区生活美学场景;塑造华星璀璨、完美教育等40个创新创意生产场景;新增综合实体书店2家(1000㎡以上)、阅读空间5个以上。
运动健身——打造3个特色体育运动公园
为提供居民身体素质,成华区还将大力实施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品牌赛事引进培育、全民健身活动拓展、青少年体质提升、休闲运动产业发展五大重点任务,建设“三级三类”体育设施体系。
按照实施方案,到2025年,成华区将完成“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提档升级工作,每个社区建成1个“运动角”;体育场面积达到2.5平方米/人,“社区健康师”达到3名/千人;完成3个特色体育运动公园打造,每年推出1个智能化全民健身设施点位,新建成综合健身馆10处、综合运动场3处。
今年,成华区还将通过城东体育公园、成都市田径网球训练中心等建设,推动建设成都足球青训基地、国家田径奥林匹克单项后备人才基地、中国网球协会共建训练中心,打造具有集群效应的复合型体育基地。培训首批“社区健康师”100名,力争到公共体育场馆锻炼人数突破27.5万人次,城乡居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94%。(汤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