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成都市双流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级新区战略,紧扣天府新区建设,坚持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构建现代适航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航空经济、成都芯谷、天府国际生物城三大产业功能区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现代适航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作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繁忙的国际机场、内陆地区最重要的客货集散地。机场的潜力催生市场的潜力,如今,以双流国际机场为核心,西南地区已集聚形成国产支线飞机的主要市场,在国产飞机商业化运营战略布局中,双流积极“抢滩”,勇立潮头。
坐落于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西南侧的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是中国商飞四川公司打造一流大飞机区域支持平台、建设一流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区的主阵地,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国产商用飞机运营区域支持能力。为加快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建设,今年以来,中国商飞四川公司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产业园维修机库投入运营。
2020年11月28日,随着场外联络道引导线与双流机场滑行道中线相接,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场外联络道工程全面完工,飞机从双流机场滑行道进入大飞机示范产业园机库和机坪的“生命线”被正式打通,而与场外联络道相衔接、同样具有基础性保障作用的维修机坪项目也在热火朝天的施工过程中。这两个项目将为大飞机示范产业园维修机库正式投入运营奠定重要基础。
大飞机示范产业园维修机库可以同时停放三架ARJ21飞机或两架C919,将在带动双流航空产业集群、完善国产商用飞机产业链等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为实现“让产业园维修机库投入运营”这项目标任务,当前,维修机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约570亩,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将以全面支撑ARJ21飞机示范运营为使命,重点打造航空运营、航空维修、航空培训、产业培育、综合服务等5大功能。产业园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建设有商用飞机生产运行指挥中心、机库、航材库和行政办公楼、人才服务中心等。去年10月,承担ARJ21飞机示范运营的成都航空公司搬入园区运营,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喷气客机加速规模化生产和运营的重要标志,也预示着国产商用飞机在四川的产业化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今年11月14日,基于CAE7000XR新平台的ARJ21全动飞行模拟机顺利入驻大飞机示范产业园,这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引进的首架ARJ21模拟机,初步预计明年3月初可正式投入使用,将有力提升西部国产飞机运营支持水平。目前,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区域平台支撑能力不断加强,西部航材支援能力、区域工程与技术支援能力、区域综合保障能力初步形成。根据规划,到2021年产业园将建成支持50架国产商用飞机运营、保障的能力。
为充分释放空港枢纽红利,“十三五”期间,双流区加快构建现代适航产业体系,切实增强航空产业优势,完成“双流壹号”全省首单飞机整机保税融资租赁,实现西部首架全货机成功首航,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基地、中国商飞大飞机产业园建成投运,长龙航空落地运营,2020年航空产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0亿元。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水平,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华为、浪潮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中电熊猫G8.6项目一期全面达产,紫光成都集成电路基地(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同方成都首台“双流造”信创PC成功下线,瓴盛科技首颗“双流造”芯片全球发布,双流成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第二大承載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预计实现产值722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4%。稳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成功获批生物制品指定口岸,成都纽瑞特医疗建成投产,先导药物成为西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天府国际生物城获评中国生物医药最佳园区和最具潜力园区,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预计实现产值35.5亿元。航空制造维修、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1.7%,较“十二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同时,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增长,以通威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业快速增长,中建材率先实现碲化镉大面积发电玻璃材料产业化,华体照明、天味食品等企业成功上市。
产业功能区建设加速推进
产业功能区统揽城市发展方方面面,将人、城、产有机融合,是城市转型的“强引擎”、经济建设的 “主战场”、产业合作的“新高地”、社会治理的“新样板”、宜居宜业的“新家园”,是新时代提升城市要素集聚力、创新驱动力、资源转化力、产业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抓手,是建设城市魅力充分展现、经济活力持续迸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的必然选择。
偌大草坪延绵起伏,绿植、鲜花精心点缀,远处双流机场停机坪忙碌的景象尽收眼底……走进成双大道边的空港体育公园,徜徉在平坦的步道长廊中,看着不断映入眼帘的绿树鲜花和各式景观,一副水景相融、清新自然的城市画卷次第展开。空港体育公园是以航空元素为主的运动公园,分为形象展示区、花林游乐园、休闲运动区、草地恢复区四大分区,每一个区域都各具特色,可满足市民不同的运动、休闲需求。不远处,与空港体育公园公园两两相望,外形独特、酷似一片祥云组团的空港商务区标志性建筑之一“空港·云”——国际空港商务展示中心已经建成,是空港商务区倾力打造的专属形象名片,正在进行内部设计的优化提升,不久就将与企业和市民正式见面,将为国际商旅人士及周围入驻企业员工提供商务洽谈、休闲放松的“幸福”空间。
2018年初,双流按照市委“双流要以空港为核心,打造空港商圈,建设国际空港城”的要求,拉开了建设成都国际空港商圈的序幕。比肩新加坡樟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双流区高标准编制了成都国际空港商圈 “一港四区”规划,其中空港商务区是双流“中优”功能布局的重要区域、双流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先行区域之一、航空经济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的选址区域,也是机场门户、形象窗口。为高质量推进空港商务区建设,双流区还完成了航空服务、国际贸易、跨域总部、临空生活服务“3+1”产业规划布局研究,编制了“两图一表”“产业地图”,确立航空培训、服务贸易、城市群总部等15个二级产业门类和近、远期发展方向。今年3月,澳康达西南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空港商务区,总投资30亿元打造澳康达西南总部、名车博览交易中心、五星级酒店以及高端商务办公楼等,并于8月20日正式启动建设。11月13日,盛屯集团西区总部基地项目也落地空港商务区,总投资20亿元建设集团中西部及海外项目经营管理的总部基地,设立投资平台、结算平台、研发平台,有力助推空港商务区总部经济成型成势。
随着空港体育公园、国际空港商务展示中心、澳康达西南总部等项目的建成和建设,一幅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画卷正徐徐展开,一个具有空港特质、公园品质、国际气质的空港商务区正加速呈现。“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将依托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和浓厚的商业氛围,用好5000万机场人流,打造具有区域消费引领力和全球消费资源配置力的国际空港消费中心,持续提升双流航空经济区航空产业集聚度、国际空港商圈显示度。”双流国际空港产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产业功能区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先导力量,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城市经济地理的重构,更映射出城市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产业功能区建设是在经济组织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是克服“大城市病”,避免区域发展同质化竞争的治本之策。“十三五”时期,双流区加速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高标准编制完成成都芯谷、双流航空经济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三大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和“两图一表”,以及空港商圈产业规划,产业功能区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9月,成都举行产业功能区第7次会议,推动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进入“1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重点打造阶段。与此同时,在成都芯谷研创城投运4个月的“OVU创客星”迎来“猪八戒网”项目入驻——对平台公司的重视,意味着研创城与过去孵化器的发展模式已然有了根本不同。“打造研创城推动了孵化器在摸索中前进。”成都芯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客星将“全生命周期式”地扶持创新项目,并通过建立良性合作网络,以大项目带动初创项目,开放科研基础设备和仪器,形成资源的最大化聚集效应。
平台效应的叠加为成都芯谷带来了高速的发展变化。目前,成都芯谷空间载体初具规模,入驻有华大九天、成都华微等头部项目和中科微电子产业技术西南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由区属国企与中电光谷合资成立成都芯谷公司,实行“管委会+专业化运营公司”模式,以商业化模式提升载体建设、招商推广、企业服务,在全市产业功能区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被评价为“最有产业功能区味道、最具高品质科创空间特色、最接近心目中科创空间”。2020年,成都芯谷预计可实现产值1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
城市建在森林中,企业住在花园里,作为成都产业功能区“三生融合”的样板间,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机遇,围绕生态圈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着力加强生态圈科技创新头部企业引进及产业微生态打造,高质量助力五大功能中心加速呈现。汇集项目150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其中引进全球科学服务领导者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创新实验室项目实现了园区首个外资世界500强“0到1”突破。
与此同时,生物城还围绕园区企业和人才需求,精准配置京东方配套住宅、信息医学产业园、人才公寓、幼儿园、小学、邻里中心、文化中心、永安湖景观工程等公服配套项目,推进魅力社区、人文社区、活力社区、品质社区建设。按照“一年破土,两年聚产,三年立新城”的轨迹发展,如今,在中国生物产业版图之中,“年轻”的生物城正在西部加速成型。(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