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九龙坡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21个城市(区)更新试点城市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2-31 17:53:09编辑:渝轩
12月31日上午,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新闻发布厅举行“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闻发布会”。据市住房城乡建委副主任杨治洪介绍,通过开展一系列政策和实践探索,渝中区、九龙坡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21个城市(区)更新试点城市,重庆市城市更新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发布会现场

31个市级试点示范项目 已完成投资116亿元
据杨治洪介绍,2020年,重庆入选全国第二批36个城市体检样本城市。今年,重庆组织开展城市更新专项体检试点,探索建立“摸家底、纳民意、找问题、促更新”的城市体检成果运用模式,创新建立“边检边改”工作机制,推动百姓关心关切问题限时销号解决。
改革创新,重庆不断夯实城市更新制度根基。各区县陆续成立城市更新领导机构,其中九龙坡区、江北区成立书记、区长双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各区政府依托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其中,渝中区探索更新项目消防审批模式改革,已成功解决山城巷、鹅岭贰厂等城市更新项目消防审批难题。
目前,重庆市31个市级试点示范项目已完成投资116亿元,渝中区十八梯、南川区东街等8个项目陆续分期进入投用阶段,北碚区金刚碑项目今日正式开街试运营。同时,重庆按照国家关于“防止大拆大建”的要求,严守城市更新底线,保护古树名木,全力保留城市记忆,稳妥推进改造提升,正在抓紧组织调整和增补一批试点项目,市级试点示范项目有望突破100个。
据介绍,重庆拟于明年3月结合川渝住博会举办城市更新论坛,发布城市更新机会清单和白皮书,成立城市更新智库联盟,进一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互动。
渝中区:推动城市能级、城市功能、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更新后的黄桷坪

近年来,渝中区通过分类推进整体更新、综合整治、风貌保护,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升级两江四岸、山城步道等公共空间。以保护修缮利用为主,精品打造湖广会馆等3个历史文化街区、十八梯等9个传统风貌区、枇杷山等7个山城老街区,精心实施149处文物、42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
渝中区积极探索产城景、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特色路径。重点打造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着力建设总部经济引领地、国际消费目的地、巴蜀文化体验地、国际交往承载地。依托街区、江岸、崖壁、步道、人防洞穴等精品打造50余个特色消费场景,做靓贰厂文创公园等6大夜间消费地标,推动城市形态与城市风貌、业态品质协同提升。
此外,渝中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孝明还介绍道,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是此次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之后将继续坚持“消隐患、补功能、提环境、留记忆、强管理”的总体要求,逐步完成全区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推动智慧社区建设,提高居民居住安全度和生活便捷度,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九龙坡区:以城市更新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和再生活力


​改造提升后的九龙滩广场

“九龙坡区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集聚全区资源力量投入试点,力争建成示范标杆。”九龙坡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李顺在发布会上说到。九龙坡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人口集聚地,是重庆工业老城的经典缩影和典型代表,将立足老旧小区、老旧商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四老”更新区情,突出抓好精准选题、精准聚力、精准示范“三个精准”,以城市更新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和再生活力。
九龙坡区已启动和实施四类示范项目:城中老厂生活区产城化更新、老校区产教化更新、老商业区升级化更新、老小区多元化更新。目前更新项目已建成并初见成效,老百姓普遍对生活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改观、配套功能完善等赞不绝口。
据九龙坡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刘世莉介绍,接下来九龙坡区还将从城市功能、发展能级、产城融合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工作。比如以“两江四岸”治理提升为抓手,创新实施2.2公里“两江四岸”九龙滩消落带生态修复约150亩,这一项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以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建设为契机,发掘重庆电厂文化资源、特色空间,全力推进重庆美术公园建设,打造城市老旧厂区更新典范。(晋子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