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上午,“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暖心人社 情系民生”发布活动在江北区现代服务业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举行,五位发言人围绕创业就业、社会保险、电子社保卡应用等话题,与群众进行交流分享。
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活动是由市政府新闻办策划主办,通过邀请城乡社区、大学校区和产业园区,包括商会的企业代表和相关部门发言人一起沟通交流。部门的发言人通过解读政策、回答问题向市民朋友解读党委政府出台的一些惠民、惠企政策。江北区人民政府区长陶世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谢辛,江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爱民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位市民朋友提问:“办理社保等各方面资料,如何让我们少跑腿,少排队?”
江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爱民介绍,江北区在建设“智慧江北”的过程中,在服务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宗旨就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具体到社保服务方面,有多种方式,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一是江北区率先建成了全市首个社保网上预约系统,江北区社保大厅和所有街镇皆可实现线上预约排号。二是上线重庆市社会保险服务系统3.0,可以实现“一窗综办、全渝通办、优先网办”,只需在一个受理窗口即可申办所有业务。三是在银行内开设了社保卡服务网点,可通过银行自助服务机办理各种社保卡方面的业务。
此外,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基本实现100%网上办理。
三方面着手,助应届毕业生就业
一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提问:“针对我们这种高校毕业生,想要在江北就业有什么政策呢?”
江北区人民政府区长陶世祥回应:一是政策支持,包括一些普惠性政策,就业见习机会、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二是提供平台,无论选择江北的市场主体,还是江北的机关事业单位,江北区产业基础雄厚,涵盖了工业以及商贸、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就业选择机会相对较多。三是做好服务,江北区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市民以及所有在江北工作的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政务服务、医疗、交通和生活环境。
建立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一市民朋友提问:“我已从原单位离职,现在还没找到新的工作单位,请问像我这种可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吗?”
市社会保险局参保征缴处处长高峰回答:首先,明确地说,暂时没有找到工作也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重庆市已经建立了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应由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无用人单位,年满16周岁以上、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区分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也不区分市外户籍和市内户籍,均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重庆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其次关于缴费情况。个人身份参加重庆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可在重庆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缴费基数,费率是20%,按月缴纳即可。
最后关于办理方式,线上可在“重庆人社”APP、“渝快办”APP上按照指引办理;线下可到户籍地或者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在活动中,各发言人还从稳保就业、社保政策、政务服务、技能培训等多方面与市民进行了交流。发言人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任务绝大部分涉及民生,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理念,一切都围绕人民群众,一切都要服务好人民群众。也就是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为推动实事项目落实落地,今年四季度,在全市人社系统广泛开展了“四进四送四服务”百日攻坚办实事活动,为群众送岗位信息、送就业技能、送社保服务、送困难帮扶,努力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就好业、长技能、参好保、受帮扶。截至目前,42件民生实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晋子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