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回望五年奋斗历程,涪陵区卫生健康事业交出了一张张护佑群众健康福祉的亮眼“成绩单”:
全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1.5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2.54/10万、5.36%,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6.2%,优于国家5个百分点。
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3个,分类救治贫困患者6万人。
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
这5年来,涪陵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整合医疗资源,逐步补齐医疗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牢人民群众公共卫生防护网,一步步实现百姓的“健康梦”。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在位于涪陵新城区玉屏村的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新城区医院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现场,工人正在安装机电设备。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新城区医院项目占地196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项目分四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将建1栋门诊楼、1栋住院楼及与门诊、住院楼相连的1栋医技楼,设床位500张。一期工程计划于2023年6月建成。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新城区医院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新城区功能配套设施,为提升城市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涪陵区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这里宽敞明亮,就医秩序井然。先进的医疗设备、完善的配套设施、便捷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环境。
作为全区卫生重点项目,区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自2016年10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就备受广大群众的关注。历经5年,2021年1月,该大楼建成并投用,设置病床500张,有住院病房、净化手术室、中心供应室等,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住院综合大楼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我院的医疗环境,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住院综合大楼建成投用前,由于该院各方面条件所限,建筑陈旧,就医环境差,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足,前来就医的病人不多,社会效益不能很好地发挥。住院综合大楼的投入使用使该院硬件和医疗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为方便更多的居民前来就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该院创建二甲医院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
此外,涪陵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院新院等一批卫生重点项目也已如期投用。全区三级医院增至3家,数量居全市区县第一位,建成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个;每个行政村有1所村卫生室、有1名以上合格乡村医生。通过近5年建设和改造,全区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就医条件,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区”目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克难 医改立柱架梁任务总体完成
在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就医的病人来来往往,医护人员脚步匆忙,这所三级甲等医院在全区公立医院构架中具有举足轻重位置。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涪陵区以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对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成立了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重庆市涪陵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细则》,并率先制定了“一章程两规则一机制”制度,使公立医院全面实现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对公立医院主要职责、领导运行体制、组织保障等实施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使其更具指导性、操作性,充分体现了涪陵特色。
同时,在全区全部取消了药品和耗材加成,结束了60多年“以药补医”历史,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至26.3%,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缓解“看病贵”问题。积极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健全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促进健康产业和社会办医规范发展,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健康需求,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健康实惠。
健康扶贫攻坚任务圆满收官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效破解
“你血糖有些偏高,平时要注意忌口,多锻炼身体。”“好的,医生!谢谢你们专门到家里来给我检查。”这是龙桥街道麻磊村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在对困难群众杜明山进行随访时的对话。
这一幕,不仅是涪陵区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质量的一个缩影,更是全区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的一个真实写照。
在做好健康扶贫工作中,涪陵区结合贫困患者实际,在全区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住院所有医疗救助费用实行医院垫付制,出院只需支付自付的部分费用,由医院向有关单位报销,解决了贫困户报销繁琐问题,减轻了费用垫付的困难。农村贫困患者在区内59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入院时不需缴纳住院押金,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患病人员就医垫资压力和费用负担。在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重点对辖区65岁以上贫困人口、因病致贫人口免费体检,主要包括测量血糖、血压、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根据儿童、妇女、特殊疾病患者等不同体检对象确定检查项目,实现免费检查全覆盖。
5年来,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3个,分类救治贫困患者6万人,救助费用2亿元,住院自付比例、特病门诊自付比例均控制在国家和市上标准之内,有效破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健康扶贫引向深入。
公共卫生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稳步提升
“现在有专门的医生上门看病,无论白天黑夜,一个电话医生就到了,真是太贴心啦!”近年来,涪陵区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指导服务,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据了解,涪陵区在乡镇卫生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家庭医生团队409个,实现了村、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全覆盖。切实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不断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除此惠民举措外,全区还不断优化调整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认真实施职业病、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年,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拓展到31大类;建成重庆市健康企业5家、数字化接种门诊18个。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快速壮大,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创建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成立人才导师工作室13个,建成了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生育服务管理改革转型升级,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改革完善计生服务管理,计生证件实现跨区县通办,全面两孩政策积极效应持续显现,二孩占比达43.71%;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重点公共场所建成标准化母婴室25个;严格落实惠老政策,构建“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协作、居家医养”四种模式,推动健康与养老融合发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32%,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
“健康涪陵”建设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健康素质稳步提升。围绕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两大核心,着眼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实施18个专项行动,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6.2%,优于国家5个百分点;深入细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勠力同心攻坚国家卫生区,扎实推进全国健康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记三等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人民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护。2020年岁末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涪陵区第一时间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坚持多条战线协同作战,65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援鄂援外前线,全区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1个、“重庆市先进集体”2个、“重庆市先进个人”9人、18人被湖北省表彰为“新时代最美逆行者”。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相信在下一个5年,涪陵区将加速前行,医疗卫生水平必将迈向新高!(夏林 谭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