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畴垄菜头香,千里沃野碧波漾。仲冬时节,涪陵山野间依旧呈现着年复一年的生动画卷:漫山遍野的青菜头在土地里汲取营养茁壮成长,早市青菜头也迎来砍收时节,鲜活上市……
12月16日,以“全球榨菜基地,智创美好世界”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重庆涪陵榨菜产业国际博览会暨2021世界榨菜产业创新大会盛大启幕。以榨菜为媒,涪陵区将举办系列精彩活动,同时推动成渝地区协同打造中国酱腌菜产业发展高地,推动涪陵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区域合作融合,助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立足一颗小小青菜头,涪陵积极开展榨菜研究,为青菜头从育种、栽培、加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进一步助推榨菜产业升级。通过“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构建起企业、合作社、菜农三方满意的产业扶农带农新格局。榨菜产业也成为农户脱贫增收的好路子、宽路子,更为涪陵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
历久弥香 青菜头变身金疙瘩
“青菜头,白露种,土窖育,成翡翠。育得百味长,开坛万家香……”这是在涪陵流传的一首歌谣,简单的词句勾勒出涪陵青菜头悠久的种植历史。
榨菜起源于涪陵,是涪陵的一张名片,也是重庆和中国的一大品牌。涪陵榨菜自1898年诞生并推向市场、走向世界,经过120余年发展,已成为全国种植规模大、加工能力强、销售范围广、知名度高的特色优势产业、民生产业,已发展成为涪陵乃至重庆市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
目前,涪陵区有榨菜股份合作社197家,有常年半成品原料加工户近2000户,有榨菜生产企业41家,其中有榨菜重点龙头企业20家,包括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占比达48.8%。
涪陵榨菜产业拥有“涪陵榨菜”“Fuling zhacai”“涪陵青菜头”等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涪陵榨菜”“乌江”等200件榨菜商标品牌,有“Fuling zhacai”“志贤”等22件“重庆市著名商标”,有“涪陵青菜头”“成红”等32件“涪陵区知名商标”,有36个榨菜品牌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个榨菜品牌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涪陵榨菜”品牌价值达147.32亿元,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涪陵青菜头”品牌价值达24.38亿元,已成为“重庆市蔬菜第一品牌”。
目前,涪陵榨菜形成了全形榨菜、方便榨菜、出口榨菜三大系列100余个产品品种,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县乡市场,并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全区青菜头收砍面积72.95万亩,总产量162.6万吨,鲜销64.6万吨,预计产销成品榨菜50余万吨,榨菜产业总产值达130余亿元。
科技助力 青菜头质地更靓
从原料到成品榨菜,青菜头需要先后经过三次腌制、三次压榨、修剪剔筋、淘洗、脱盐、脱水、切丝、拌料、包装、灭菌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蜕变,成为“国民下饭菜”。立足于榨菜产业,涪陵区一方面强化良种繁育,促进品质改良优化,另一方面狠抓技改投入,促进企业上档升级。
通过开展芥菜起源与分类研究,涪陵理清了芥菜的原生起源、次生分化和扩散迁移路径,发现、鉴定并命名了4个芥菜新变种,建立了中国芥菜根、茎、叶、薹四个大类16个变种的分类系统。涪陵开展青菜头株型发育遗传规律研究,青菜头功能基因定位、验证与应用和分子育种技术研发,先后培育推广“涪丰14”“永安小叶”等多个青菜头优良常规品种和“涪杂系列”1~8号及青晚1号青菜头杂交良种,广泛用于全国80%的青菜头种植区域,青菜头种植基地良种使用率达100%,显著提高了青菜头的品质和单产。在品质选育上,培育出“皮筋含量低、空心率低、菜型指数好、适宜加工”的青菜头新品种“涪优928”,正在开展“药食两用”“高芥质苷含量”等榨菜新品种选育。
同时,榨菜企业先后投入资金10多亿元,开展自动化生产技改,实施“机器换人”行动,通过改技术、改工艺、改设备,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4个,确保了涪陵榨菜自动化生产水平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通过创新发展智慧生产、智能加工、大数据营销,涪陵建成了“大基地+精加工+强商贸+高科技+深融合”的全产业链,形成了“科工农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模式。
涪陵以“科创+”为引领,打造“中国榨菜城”智能化生产线,建成投产行业内首条年产1.6万吨智能化生产线,并自主研制自动撒盐机,实现了大规模机械作业条件下“三腌三榨”核心工艺技术的突破,还探索榨菜盐水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积极引入推广MVR蒸发浓缩技术,每年生产榨菜酱油5万吨,新增产值8000万元以上。
依托榨菜工程技术中心和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涪陵紧跟世界酱腌食品发展潮流,提速升级产品,向无公害、绿色食品等方向转变延伸。同时广开渠道培养、招纳、引进人才,增强产业人才储备。目前,涪陵榨菜产业已形成了从种子繁育、栽培种植、生产加工、产品研发较为完善的全产业科研体系,榨菜产业依托现代化不断乘风破浪。
科学谋划 金疙瘩成色更足
为了做大做强涪陵榨菜产业,叫响做亮涪陵榨菜品牌,加快构建“1+2+8+N”产业体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十四五”期间,涪陵榨菜按照完善供给链、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要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成了现代榨菜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榨菜产品、机制、科技创新,努力把涪陵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榨菜产业科创基地。
立足榨菜产业,涪陵区将继续加强绿色发展,把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提升榨菜产业品质,整合产业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贸易链,打造全产业链,建成全球最大的集“品种选育、种植加工、榨菜出口、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世界榨菜之乡,让涪陵榨菜在绿色发展的快车道上,行稳致远。
力争到2025年,涪陵区青菜头种植面积稳定在73万亩,总产量170万吨,产销成品榨菜55万吨,出口3万吨以上,附产物综合开发10万吨,实现榨菜产业总产值150亿元,产业利税35亿元,农民人均榨菜纯收入达到2600元。到2035年,青菜头种植面积稳定在75万亩,青菜头总产量180万吨,其中鲜销65万吨,产销成品榨菜65万吨,出口15万吨,附产物综合开发15万吨,实现榨菜产业总产值300亿元,产业利税50亿元,农民人均榨菜纯收入达到3000元。(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