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忠县留下老街记忆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0-27 09:43:28编辑:渝轩
10月1日,位于忠县滨江路的三峡留城·忠州老街国庆集市火热开市,手工技艺、非遗美食、文创产品等齐齐亮相,引来众多市民和游客。 
“三峡留城·忠州老街”是巴蔓子刎首留城之地,也是三峡库区留下的唯一一座旧貌原址的半淹县城。多年来,老街内建筑老旧破败、配套设施老化残缺、违章搭建严重,是当地出名的“脏乱差”。 
忠县推进“三峡留城·忠州老街”项目打造,推动文旅融合,唤起了老街新生。市民们都说,“忠州老街回来了!”
老城新面貌
忠州老街约0.4平方公里,居住有1.3万余人。忠县住房和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老街的老建筑、老院落残缺破败,改建、新建及周边区域开发建设杂乱无序,街巷水泥路、石板路、石块路、地砖路等路面铺设风格各异;消防设施、管线管网等配套设施破旧;绿化缺乏维护、违章搭建严重,街区风貌混杂。既影响城市形象,也影响老街原住居民生活品质。 
在2020年,忠县借助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启动实施“三峡留城·忠州老街”项目,坚持整体保护、不大拆大建、修旧如旧,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优化老城空间结构,充分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对年代久远的建筑物进行规范整治,采用“微改造”,实现忠州老街的保护性改造和更新。 
如今的忠州老街,路面是现代工艺铺的老石板路,街面窗户的防盗网拆除了,消防通道通了、消防栓有了,还新增了地下管道,完善了地下雨水污水排水系统;半空中电缆形成的“蜘蛛网”没了,店招店牌也进行了统一规范。
“出门、进屋就是花的世界。”79岁的黄仲直说,现在,家附近的垃圾进了垃圾箱,杂草、零散小灌木变成了园林植物,街道还把盆景花卉还送到居民家。
老街新场景
忠州老街有近千年历史的东门城墙,临江岩摩崖石刻、龙家院子、苏家梯子、大府邸、饶家院子等文物古遗迹和传统古建筑,以及数量众多的传统四合院民居。 
按照“三峡库心·长江盆景”的规划和定位,“三峡留城·忠州老街”以整体保护与老街复兴为前提,全面挖掘整理文化遗存,还原历史文化空间和业态,再现三峡原生态生活场景和市民生活变迁历程。 
此外,老街的东门城墙,是目前重庆仅存的两处明城墙之一,如今也得以修缮。与此同时,临江岩摩崖石刻、龙家院子、苏家梯子、大府邸、饶家院子等也得到了修缮和保护。同时这里还新建了忠州展览馆,集中展示老街所蕴含的“忠”文化、“汉阙文化”及三峡移民历史。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石质建筑,有“石质汉书”之称,是研究中国汉代建筑的重要实物。目前,中国现存相对完整的汉阙30余处,忠县拥有4处,素有“中国汉阙之乡”的美誉。在“三峡留城·忠州老街”入口,忠县建起了忠州汉阙广场,按1∶1比例复原展示了全国9处汉阙。
通过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厚重的老街节点呼之欲出,文化有了新生命。
创意新商机
70岁的秦文兵,家住忠州老街,现在在“三峡留城·忠州老街”项目工地做饭。老人说,等老街游客多了,他就开个餐馆。
对忠州老街同样充满信心的还有康烤鱼老板康顺勇。老康在这里10多年了,当初老街人行道、路灯都没有,“现在成了旅游景区,生意肯定越来越红火。”
“既是承载城市历史记忆的载体,也是丰富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忠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微改造”,忠州老街完善了东坡路文化体验带和入口形象区、文化商业街区、住宅风貌控制区、诗意园林休闲区等四大功能区,努力建设具有文化旅游价值、艺术美学价值、游憩娱乐价值、涵养居住价值等多重价值融合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在单一业态基础上引入特色商业、特色餐饮、文化展示、民宿客栈、服务配套等五大业态。
比如重庆北仓文化创意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参与“三峡留城·忠州老街”项目建设,推进川剧团、非遗文化馆、民宿、物业等项目打造。
据透露,“三峡留城·忠州老街”将于今年底建成开街。(彭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