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她返乡创业 让荒山披绿生“金”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0-14 11:55:59编辑:渝轩
五倍子,在经济条件不好的年代,是武陵山区的人们最喜爱寻找的“荒钱”。
然而,酉阳涂市镇银岭村2组响塘坝的吴菊香回娘家创业,返乡创业时坚持从零起步,逐步成长为技术人才,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共同致富。3年来,将这野生的“荒钱”树栽种到荒山上,让山头披绿的同时又生“金”。
她就是吴菊香。原本不懂农业生产的吴菊香,返乡创业时坚持从零起步,逐步成长为技术人才,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近日,她分享了她的创业故事。
梦想
涂市镇银岭村2组响塘坝,海拔1100多米。上世纪70年代,这里不通公路,没有产业,多数村民一年四季都面朝黄土背朝天,勉强解决温饱问题,生活困难。
幼时的吴菊香也吃尽了“穷”的苦头。那时,父母仅仅能够让她吃饱穿暖和上学,所以她常常挖空心思自己去赚点零花钱。“我的白鞋、好吃的零食都是摘五倍子卖了买的。”她最喜欢秋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进山寻找五倍子。
在吴菊香的记忆中,荒山上到处都是野生的五倍子,只要努力就可以摘到很多,背回家处理过后,赶场时去卖了换钱买日用品和糖食果饼。
“五倍子树是我小时候的‘摇钱树’。所以,为什么这么多荒山不种五倍子树?如果把家乡所有荒山都种上五倍子树,肯定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吴菊香小时候就天天想,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把家乡的大片荒山荒坡利用起来,种上五倍子树,一年种下可多年持续收益。
返乡
因家乡无产业、无门路、不通公路,为了生存,吴菊香放弃了儿时的梦想,毕业后与老乡一起加入了打工浪潮,再过几年又忙着结婚生子。
“挣钱真的不难。”吴菊香一家人先是在家具厂打工,后与一位老板合伙开了一家大型家具厂,但由于多种原因,家具厂的盈利从多到少,规模也逐渐变小。
2019年初,桃花源街道组织在外务工人员开会,动员农民工返乡创业,会后发放了一个由县供销社编发的创业手册。
看着手里的创业手册,吴菊香想着家中父母已老,孩子需要稳定的生活,回乡确实该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回来干什么呢?一筹莫展之际,吴菊香忆起少年时“创收”的经历:“五倍子!”她眼前一亮,觉得这东西好,感觉没有卖不出去的时候,而且投资少,回报高。
“谁来管?”“我来。”“你能吃苦?”“我能。”确定发展项目后,吴菊香多次打电话给县供销社专门负责五倍子产业的工作人员邓连波。
“刚好等了一周,邓连波就联系了我。”吴菊香说,那天邓连波专门开车到银岭村为她选择了发展五倍子的地方。
创业
什么都不懂的吴菊香可谓从零起步。她虽出生农村,却完全不懂农事,连什么时候下种、除草、施肥都不知道。
“你完全是拿钱往荒草里甩。”刚流转土地时,好多村民都觉得她是拿钱瞎折腾,根本不相信她能做成产业。
“我就要证明给他们看!”面对外界的质疑,吴菊香没有反驳,只在心里暗暗发誓。为了尽快摆脱“小白”状态,她坚持每一道工序都按照科学要求操作,经常向邓连波请教。
“种好五倍子,三要素必不可少:倍林、苔藓、倍蚜虫。”吴菊香说,没有倍林,长不出苔藓,倍蚜虫也无法寄生结果;没有苔藓,生不了倍蚜虫。她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培养倍蚜虫的技术。“这看似简单,实则很难。”邓连波给了她一张能培育倍蚜虫的苔藓图片,叫她去山上找,可苔藓在银岭这地方有100多种,看多了,都非常相似,实在分辨不出,吴菊香看到相似的苔藓就发照片给邓连波看。跑了许多天,也跑了许多地方,她才终于找到需要的苔藓。
“以前,就知道摘点野生五倍子换油盐钱,不知道还能搞成产业挣大钱,其根源还是我们不懂科学种植。”如今,吴菊香的五倍子基地已成规模,产量是野生五倍子的10倍以上,她也掌握了培养倍蚜虫的技术。
追求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焙干燥后所得。
吴菊香说,五倍子本身是天然的着色剂,可提炼单宁酸,是皮革鞣制的重要原料。经过深加工后,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工业制造、航空航天、芯片制造等领域,种植五倍子前景广阔。 
2019年,吴菊香成立了酉阳县倍塬五倍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五倍子产业,由合作社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育虫、统一管理、统一收购。3年来,该专业合作社共吸纳银岭村32户农户入社,建成五倍子基地300余亩,人工培育藓圃1500平方米。
今年,吴菊香在基地挂放了蚜虫,预计采收五倍子20余吨,蚜虫苔藓培育基地预计生产倍蚜虫8∽10万袋,可实现产值60余万元。
“五倍子实现了我的致富梦,也将逐渐成为银岭村的龙头产业。”吴菊香说,未来她还要让更多的五倍子树绿满娘家的山头荒地,继续带领村民做大做强五倍子产业,让荒山披绿生“金”,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高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