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要多到基层去磨炼、去“接地气”,教导青年学生“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近日,重庆护理职业学院143名师生赴重庆市巫溪、巫山、秀山、石柱、黔江、垫江、潼南等多地开展暑期“三下乡”健康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农户,助力健康中国,累计服务7000余人次,受到基层群众充分肯定。
开展走访调研明民情
“今天我们走了村上30户人家,家中大部分只有老年人和小孩子,了解了他们身体的一些基本情况,在了解情况后我们将根据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做一些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宣传及义诊。”2020级护理专业赵颖同学向黔江区石钟村村支书杨江红讲到。143名师生,8支实践队走村访户,走进苞谷地、稻田、院坝,对巫溪县兴鹿村、黔江区石钟村、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鹿村等9个村153人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当地居民身体基本情况,为后续健康服务实践活动作准备。
运用专业所长解民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师生联合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村干部(医生)、巫溪县双康医院及实践地当地卫生院,共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义诊22场次,为当地居民免费提供测量生命体征、血压、血糖、B超等多项体检项目,普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相关预防措施,科普安全用药、中医夏季养生方法等,现场演示传统健身运动“八段锦”,累计服务群众约6100人次。师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服务群众当中,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建立常态联系助民兴
“希望你们常来”“一定要再来”每每听到老人家说这样的话,师生们就包不住眼眶的泪水,“一定再来,一定再来!”。健康乡村建设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积极与当地村社、卫生院建立长期服务联系,探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青年学生成长搭建平台,为健康乡村建设注入青春力量,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发挥专业所长,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2020级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秦万鑫同学表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们,有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将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勤练本领,投身基层、扎根基层,到基层中“自找苦吃”,用奋斗书写个人的明天,民族的未来!
据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重庆护理职业学院组织师生开展大学生就业帮扶、生态保护、爱心义诊等“我为群众办实事”30余件,为身边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累计服务2万余人。(钟晓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