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南沱派出所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实绩,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体贴于民、服务于民,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赞誉。
群众多年无户口,民警千里走访助落户
“你们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啊,这么多年了,我终于有户口了!以后拿着身份证办事不麻烦了!”7月1日,严阿姨将一面印有“热情高效、为民解忧”的锦旗送至民警洪万良手中,表达了为她解决困扰自己多年的无户口难题的感激之情。
今年6月底,辖区群众严阿姨风急火燎地来到南沱派出所,请民警帮助她补录户口。当班民警洪万良一边告诉严阿姨不要着急,一边为她倒水,请她坐下来慢慢讲。严阿姨说到,自己1970年出生在涪陵南沱镇,1990年到河北唐山打工并在当地结婚定居,离异后于2000年回到南沱老家再婚生子,之后再未去过河北唐山。但自己一直没有户口,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没有户口事关重大,派出所高度重视并及时安排户籍民警展开进一步调查取证,全力帮助严阿姨解决户口难题。
严阿姨被问及去唐山之前,在涪陵生活时也应该是有户口的,为什么后来去了唐山生活就没户口了呢,她自己也说不清。由于方言发音不同,严阿姨说不清当年在唐山生活地的派出所名称。洪万良了解情况后,按照严阿姨提供的地址,通过电话和公函询问河北唐山当地公安机关,但因时隔多年,地址变迁,查询无果。
洪万良将此情况向所长陈波进行了汇报,经过商量,决定由洪万良带着严阿姨夫妇去唐山寻访。经过20多个小时,1800公里的长途驱车,终于到达河北唐山。经过艰难的实地走访和调查,在当地村干部的帮助下找到名称已经发生变化的唐山市柳赞派出所,并在该所找到了一份名叫严某荣的户籍档案,经调查核实,这份户籍档案中的严某荣就是姓名登记错误的严阿姨。
原来,严阿姨当年将户口从南沱迁至唐山时,姓名被误登成严某荣。在民警的协调下,柳赞派出所为严阿姨更正了户籍信息并办理了二代身份证。严阿姨说:“这么多年了,我终于有‘身份’了!”下一步,严阿姨的户口将从柳赞派出所迁回南沱镇。
一路守候,护送精神病患者就医
7月13日18时许,南沱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报警人周大姐求助:现在和哥哥在新疆回涪陵的火车上,哥哥患有精神疾病,有暴力倾向,且近段时间有发作迹象,火车预计当晚21点到站,求助民警帮助送回家。接报后,值班民警迅速与报警人取得了联系,详细问明情况后,嘱咐她尽力安抚控制好哥哥情绪,以防突发状况伤及其他乘客。
民警在确认患者身份后,一方面联系镇政府平安办及时通报涪陵区精神病医院,请求做好接待患者准备,一方面协调村干部与家属沟通,动员家属配合公安机关将患者送医,同时安排警力到站接待、护送。一切准备就绪,教导员余俊带领民警辅警共3人驾车从南沱出发,提前赶到涪陵火车站等候,在火车到站后,协助周大姐将哥哥安全送到位于清溪镇的涪陵区精神病医院。为哥哥办理完所有住院手续后,已是深夜23点,民警又将周大姐安全送回家,嘱咐她好好休息。
看到民警一路上对哥哥的安抚和照顾,周大姐感慨地说:“我的哥哥因为有病,经常有人歧视他,躲他远远的,你们不但没有把他当病人看待,还一路这么照顾他,让我们感受到了尊重和温暖,感谢你们!”
星夜兼程,接走失女孩回家
7月18日14时许,辖区群众王女士到南沱派出所报案说,自己的女儿小周本来是从涪陵出发坐火车去彭水,结果孩子错乘了到成都的火车,现在已被当地火车站民警送到成都未成年救助站,希望派出所民警能帮助自己接女儿回家。
看到王女士一脸焦急,值班民警洪万良先安抚了王女士情绪,听她详细叙述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王女士的女儿小周独自一人坐动车去彭水的亲戚家玩,由于是第一次坐动车,走错了站台,错乘了到成都的班次,在成都下车后,孩子发现不是彭水站,慌乱中求助了火车站工作人员,车站派出所民警把孩子送到了成都市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
洪万良通过与成都市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联系,确认小周在17日就已送到该站,并询问清楚了孩子现在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以及接回手续。洪万良在日常的社区工作中就了解王女士家的情况:王女士丈夫是精神病人,婆婆也有残疾,属于特困家庭,一直靠政府低保和王女士微薄的工资生活。考虑到这些具体情况,所长陈波立即向镇政府汇报了此事,商量后一致决定由民警洪万良驾车,同王女士和村干部一起前往成都接回孩子。
经过马不停蹄7个多小时的赶路,当晚21时许,一行人到达了成都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办理完相关手续后,终于接到了小周。简单的饭后,洪万良驾车返程,安全将王女士一家送达后已是次日凌晨3点。
7月22日,王女士带着孩子将一面写着“人民警察,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派出所民警手上,紧紧地握着洪万良的手说:“警察大哥,我不会说话,就想说,谢谢!谢谢!”
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的工作也从来不必惊心动魄,正是在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为民小事中,南沱派出所的民警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诺言。(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