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寨沟县,有这样一批宣讲团队,听过的人都说好。
好在哪里?有人说:“听他们宣讲,我们能坐得住。”有人说:“听他们宣讲,我们能记住。”也有人说:“听他们用老百姓的话宣讲,不枯燥、不干巴,入脑入心。”
“党史学习教育,要贴足地气、走深走实。”九寨沟县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坚持以百姓喜闻乐见、听得懂的形式创新多个“微宣讲”,让百姓从听党史到主动学党史。
“言子话”宣讲团 沾土气接地气
“歌唱共产党,你的恩情永不忘,一心一意跟党走,阿坝明天更辉煌。”最近经常从保华乡各村活动室传来阵阵琵琶弹唱。
“用乡音宣讲,本地百姓听着亲切,也易于接受。”保华乡党委副书记张润雄说道,琵琶弹唱和三句半本地人都爱听,所以采用“言子话”本地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提升传唱度,增加全乡学习党史的热情和氛围。
“言子话”宣讲团不仅仅在各村活动室,还深入百姓家中,缩短距离,进行宣讲。
“我是土生土长的保华人,我特别爱听三句半,听了也记得住。”今年70岁高龄的马万寿对“言子话”宣讲团赞不绝口,听完了还不忘回家哼唱给家人听。
保华乡党委书记江伟表示,这也是他们运用“言子话”宣讲团宣讲党史学习教育的初心,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渠道,把基层宣讲活动拓展到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马背宣讲队 深入边远牧区暖人心
九寨沟县大录乡距离县城98公里,地区相对偏远,辖区内最远的村寨距离乡镇府56公里,海拔高达2700米,到乡镇来回都要3个小时。
如何让偏远地区的牧民群众在生产一线就能及时听到党的声音、了解党的最新政策、听党史、学党史?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录乡面对境内群山连绵,地势交纵复杂,部分远牧点汽车等交通工具无法到达等因素,便组成了一支马背宣讲队,采用骑马到牧民家中开展宣讲。为了消除语言障碍,藏汉双语宣讲团也加入其中。
“我们这里确实太远了,乡镇府的宣讲人员还经常来给我们讲解。”大录村今年78岁高龄的小年珠亚说道,“他们还用藏语给我们讲,听得更加清楚。”
“是中国共产党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好日子。”香扎村尕斗在听了党史之后非常激动和振奋,他表示,将好好珍惜党和国家给的好政策,继续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开展宣讲的同时,大录乡还积极帮助牧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挎包宣讲队 走村入户宣讲走新更走心
如何让家家户户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学党史,郭元乡使出“杀手锏”,用“幸福小喇叭+挎包宣讲队”进行宣讲。
“我们村现在已实现每日早、中、晚定时广播音乐+政策。”水沟村支部书记李小林说道,村民们吃着饭、干着活就能听到学到,在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学习党史。
郭元乡根据水沟村民们的作息时间,制作了夏季播放时间,早上8:50-9:20,中午11:50-12:20,下午17:30-18:00。播放音乐与党史等相关知识,及时把党史等相关党的政策传递到老百姓心里,筑牢思想阵地,提振村风民风。
除了每个村播放“幸福小喇叭”,挎包宣讲队每天走村入户开展宣讲。“宣讲队员大部分都是本土干部,他们既讲‘普通话’,又讲‘南坪话’,围绕党史以拉家常的方式上门一对一进行解读。”郭元乡党委书记罗小兰说道。
基层“微宣讲”在九寨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微宣讲”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实实在在的改变着民风,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九寨沟县不少村干部感慨,宣讲团队入户了,村风民风变了,党和群众的纽带紧了,农村思想阵地稳了,村里工作找到了抓手,干出了劲头。(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