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索桥”花开:产业兴 乡村美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7-02 11:54:03 编辑:谢川霞 点击:
汶川县威州镇索桥村地处川西北高原的高半山,是典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2018年在浙江援川工作组的牵线联系下,浙江保亿集团与索桥村结对帮扶,出资出智,深入推进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齐头并进,精心谋划“两台好戏”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风文明与乡土文化的交融,用传承千年的羌族文化和来自羌族手艺人的非遗项目共同装扮了美丽的索桥。自2017年以来,“文明四风”建设、感恩情怀培育、移风易俗等活动涵育和助推了索桥群众精神家园建设,文化振兴、乡风文明从古老的释比文化、农耕文化娓娓道来。
索桥村内有一个为传承非遗文化而成立的公司,名为“羌仁守艺文化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朱泽金说:“我们始终坚信,羌族传统文化‘保存式’理念是无法长久生存,唯有生产性保护和生活性传承才是长久之计。”作为拥有威州镇境内非遗传承项目最多的村,羌族非遗文化的活态展示在村内随处可见,无一不体现了羌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种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艺术土壤中的种子,才能在新时期的乡风文明治理中更加茁壮成长,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情深义重,精心打造“三个典范”
地理位置特殊的索桥村,既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又是贫困地区,开发建设索桥村成本高、难度大,但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持着“不以事艰而不为”的原则,主要领导事必亲躬,数次到村为索桥村谋思路、谋规划、谋发展,为索桥村拟定了发展思路,确定了以“产业富民、美丽乡村,东西协作、索桥花开”为主要内容的发展目标。
工作开展以来,浙江援建工作组主动加强与汶川县的精准对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精准聚焦,着眼于文化、产业、民生、党建多重发展,为索桥村带来浙江省援建资金878万元,浙江保亿集团捐赠资金2000万元,一笔笔资金汇入索桥、一个个项目逐渐成型,来自东部沿海城市的爱如龙卷风席卷而来,在索桥村打响了更深层次、更大层面、更惠民生的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立足于整村开发的扶贫路,立足于广大群众的民生路,立足于汉羌儿女共同进步的团结路,成为了脱贫攻坚的典范、乡村振兴的典范、民族团结的典范。
绿水青山,精心开展“四大革命”
环境如水、发展似舟。传统的人居环境普遍存在人畜混居现象,而索桥村的发展,亟待解决的就是村容村貌、人畜分离等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此,索桥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专责小组积极谋划,改变群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增强群众幸福感,大力开展“四大革命”包括拆除养殖圈舍,实现人畜分离的“猪圈革命”;规范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的“污水革命”;改造水冲式厕所,实现粪污处理的“厕所革命”;自主垃圾分类,实现变废为宝的“垃圾革命”。
“我们以前生活的村庄都使用的是旱厕,人畜不分,天气一热味道就特别大,蚊虫也特别多,不干净也不卫生。现在把厕所改成水冲式了,圈舍也隔得远了,生活环境大大提高了,又卫生又没有异味。”走进村民陈发加家的院子,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映入眼帘,从他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不难看出她喜悦之情。
截止目前,该村已完成厕所改造29个,下一步将每户分配分类垃圾桶2个,新建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减少全村垃圾填埋量,改善全村环境卫生。
提质增效,精心培育“五朵金花”
“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中首要内容便是“产业兴旺”,只有产业发展起来,才能使致富找得到门路、乡愁找得到归属,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转型发展相关要求,威州镇积极培育壮大以甜樱桃、红李子、青李子、香杏子、西梅产业为主的“五朵金花”,培育集体经济“六大支撑”。
大力开展提质增效工作,组织群众开展田间管理、果树矮化剪枝、生物防控等培训。“我一定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产中,通过有效管理和科学种植,目前地里的青红脆李长势很好,挂果也比往年多,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看着自家地里茂盛的果林,索桥村民朱龙文满脸幸福。
自索桥村建设以来,已开展各类业培训4次、覆盖群众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樱桃套袋14万个。同时,将在村内硬化产业道路、安装绿色防控设备、新建灌溉水池、建设选果棚,充分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按照“产业+旅游+文化”的转型发展路子,在保证农产品发展和销量的同时,引入旅游、文化因素,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将全村收入按人分配,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索桥村建设的积极性,目前集体经济“六大支撑”正落地开花,预计全部投产后可达收入270万/年。目前生猪养殖场正进行选址,中蜂养殖已完成前期工作,冷链物流和农产品分选设备购置也正在逐步落实,岷江百合种植已完成第一批育苗,预计年底可取得成效,索桥村将打造出汶川县第一个岷江百合观赏基地,同期停车场建设也将动工,配合旅游厕所、网红打卡环道、广场等项目实施配强旅游基础设施。
创新的事业、创新的干,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索桥村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际效果。目前,全村特色种植业3500亩。保护和发展索桥羌香、羌酒、羌绣、羌银等非遗传承项目7个,发展羌家乐50余户,建成来料加工车间1个,开展抖音、直播、电商等新型销售模式30余户,促进群众多渠道增收。
2019年全村产业收入达14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40元,初步形成“产业富民、美丽乡村,东西协作、索桥花开”的村企帮扶新模式。着力把索桥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余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