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四月,走进四川广元朝天区羊木镇新山村,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川北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畅、洁、美、安”的硬化公路,组组相通、户户相连;成片相连的四季水果产业园里,鸡舍星罗棋布,跑山鸡正在果林间追逐嬉戏……
这个曾经一穷二白、村容村貌脏乱差的落后村庄,在不到6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全区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集体经济由2014年的零元发展到如今的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当初不足4600元提高到如今的12246元。
从“空壳村”到“先进村”,到底是什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新山村的“跑山鸡”养殖基地
“跑山鸡”跑出致富路
在新山村跑山鸡养殖基地里,一片用网子围起来的树林中,成群结队的大红公鸡分散其间,正在林间悠闲地觅食。随着养殖基地工人王思国一声哨响,漫山遍野的跑山鸡飞一般地向他围拢过来……
“我在养殖场务工,一个月有5500元的工资。”王思国是新山村里靠着集体经济致富的贫困户,2016年脱贫后,他还开办了新山唯一的一家农家乐,务工和当农家乐业主两不误。凭着他的勤劳和进取,现在的王思国,在家门口每年就有近10万元的纯收入。
新山村的跑山鸡产业是在帮扶单位国家电网广元供电公司帮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收益高,见效快的特点。跑山鸡采取纯粮食饲喂,散养吃野草,喂养时间超过200天,出栏价格高于市场价格20%以上。截至目前,该村林下养殖土鸡占地面积达150余亩,建有移动鸡圈150个,跑山鸡产业已成为了该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9年,新山村共养殖有跑山鸡1万余只,产值可达80余万元。”新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何良川介绍,该村还流转了800亩土地种植小水果,栽植了冬桃、葡萄等果苗,并在这800亩果苗地里套种了15万株猕猴桃小苗,点播了12吨核桃。以四季水果观光采摘为主,走集鲜果采摘、农家体验、土特产营销于一体的农旅生态之路,真正让群众富了起来。
集体经济的稳定增收,促进了全村脱贫摘帽。截至2019年底,新山村实现了32户11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6.39%降至0,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贫困户王天珍喂养肉兔
“致富兔”甩掉贫困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国家电网广元供电公司立足新山村实际,鼓励个体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的“共振效应”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实现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些种兔就是我的新希望,只要我勤劳点,好好饲养它们,就能卖更多的钱,日子就会越来越好。”看着兔舍里即将出栏的兔子,新山村肉兔养殖大户王天珍乐呵呵地说道。
王天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为了照顾一家老小,她无法外出挣钱,一家3口日子过得紧巴巴。2016年,在帮扶过程中,扶贫干部得知王天珍在5.12大地震前有养殖肉兔经验,为了帮助她走出贫困,帮扶干部帮助她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购置了兔苗、饲料,搭建了兔栏等,一个简易的小型养殖场地就建了起来。
“贷款当年,我养了70只种兔,年出栏500余只商品兔,收入超过20000元,当年就脱了贫;2019年,种兔增至150只,产出商品兔2400余只,收入近10万元。”如今,王天珍早还上了小额扶贫贷款,还修建了可存栏1000只肉兔的专业圈舍,她说,虽然自己是贫困户,但也不能养成等、靠、要的坏习惯,脱贫致富还要靠自己的双手。
“家养十只兔,不愁油盐醋。家养百只兔,走上致富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兔产业,已成为新山村精准扶贫路上的特色产业之一。如今,像王天珍一样,在新山村发展特色产业致富的贫困户也越来越多。
“小网线”变身财富线
产业发展,销路先行。在帮扶过程中,国网广元供电公司联系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将宽带牵入新山村家家户户,并利用农民夜校组织培训,手把手教会村民开网店。引导和帮助群众更有效地进入市场,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不仅如此,国家电网广元供电公司还在广元市南河滨江路60号,无偿给帮扶村新山村提供店面一间,线下销售当地土特产。2016年11月,新山村农副产品直营店成立,由新山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管理,新山村群众乔发利承包经营,乔发利每年拿出2.4万元承包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
此外,该公司还通过微信小程序开发“帅扎营网上商城”微信小程序,线上销售新山村农副产品直营店内的产品。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参加国网四川省供电公司组织的年货节、省国资系统组织的展销会等节会活动,线下售卖新山村的“土货”,“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实现了新山村土特产由“卖掉”到“卖俏”的转变。
“以前村里的群众好不容易种一点农产品,要想卖出去,都要肩挑背驮,翻过一山又一山拿到镇上去卖。现在通过互联网,轻点鼠标,订单就来了,老百姓轻松有了收入。”新山村农副产品直营店负责人乔发利一边回复着网店的订单,一边说。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新山村农副产品直营店,年销售新山村农副产品达48万元;群众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新山村农副产品65万元;参加线下节会活动,共计销售新山村农副产品53万元。促进了新山村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有效地提升了新山村造血功能,切实让全村村民受益于产业发展。(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