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 潘剑委的一封家书:望疫情快些过去,早日来巴中团圆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3-09 09:22:59 编辑:谢川霞 点击:

巴中市公安局宣传处潘剑委,他说:“望疫情快些过去,家人能早日来巴中团圆。”
 
父亲:
 
  笔墨叩安,见字如面。
 
  记忆里,自念大学起,手机、微信日渐风行后,就极少给您写信了。今执笔再书,颇为感触。纵有千言,却不知从何谈起。
 
  其实,自疫情以来,父子不时电话、隔日视频,虽各居两地,千里不止,但对彼此日常,以及家中一切,亦是了如指掌,全无半点陌生的。
 
  故此文所谈之事,您多半知晓,权作非常之期的特殊留念罢。
 
  去年七月,二老如期至巴,浅居避暑。我与挚友阿东前往重庆接机,刚碰面你们即言,最多住一个月,就得返回照顾子镕的起居饮食,大哥大嫂上班忙,实在不放心小学快毕业的孙儿。


 
  后在我与铭的再三挽留下,一延再延。竟至十月底方踏上归程,前后足有一季。这应是我进川工作十余年,乃至念大学至今,父子作伴最长久的一回了。
 
  回想去年团聚,母亲每在清晨,便急急前往城西市场挑选时鲜,让我顿顿吃上久违亲切,又至鲜至美的粤菜,心底的幸福与满足,实在是一切笔墨,所不能言表的。
 
  您年逾七旬,我早过而立。随着彼此年岁增长,您我父子间的交流与感情,却是愈发畅顺而深厚了。
 
  我不再烦您反复提了无数回的陈年旧事与人生过往,而您对我或长或短、不咸不淡的工作日常,也总是听得频频点头、津津有味。
 
  最是令我记忆深刻,又有几分伤感的是,您在这边居家一切,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全无半点我们兄妹幼时,那种独断与威严了。
 
  每至黄昏,母亲在厨房操持饭菜,您总会在阳台翘望,看我何时在小区花园路过;每进屋时您总笑吟吟地说,饭菜好了马上就能上桌;偶尔烟瘾犯了,又恐对子涵不利而懒至楼道抽时,就偷偷躲在房间里,将头探出窗去狠吸几口,又匆匆掐灭……
 
  霜降之前,您与母亲,终放心不下老家一切,决意回粤,这令我失落伤感了多时。
 
  相伴一季,匆匆别离。从此推门,烟火俱熄。实在受不了人去楼空,忽然而至的那份冷清与落寞,你们前脚一走,我随即携铭与子涵回了南坝。后独自偶居置信,仍偷偷落过几回泪水。你我父子一场,终见情深缘薄,总是离多聚少啊。
 
  夏聚秋离,又一冬一春,蓦然回想,恍如隔世,大有物是人非之感。
 
  一场完全出乎意料的疫情,将春节的一切均打乱了,想必老家那边也是如此。
 
  这边真正紧张起来是在除夕。从那天起,每逢出门必戴口罩。年夜饭,我与老丈频频致电这边众亲,取消了年年如期的团聚。
 
  在离汉通道关闭前,全然未料会如此汹汹。节前数日,我尚携铭与子涵,去商场购置了老小新衣,并几番与亲友闲聚、叙旧。
 
  随后,一切都变了。大家均极小翼、谨慎起来,不再相互走访,大多闭门不出。前期甚至还有几分惊慌。
 
  如今,这边生活一切物资,均由我亲自操办。每次屯足十天半月伙食,尽量减少采购频次。时令菜蔬、鸡鸭鱼肉均是齐备的,这些不必担心。只是物价飞涨,每番支出至少数百元钱,工资却凉薄如旧。
 
  去年您进门就笑言:“家里冰箱,大得能装下一头牛了,太费电。居家过日,其实大可不必。”这不派上用场了,应了您老爱说的那句:“米仓有粮,心里不慌。”
 
  如今,巴中疫情是基本控制了,已近两旬未有新增,患者亦超半数痊愈,我知道珠海形势也同是转好的。但时下,两边家人仍切不可放松、轻视。
 
  您的孙女子涵,很是乖巧听话。春节至今月余,几未出过家门。每日老丈人与铭和我上班,丈人在办事处,妻在银行,我们仨均属一线。她就随其奶奶留守家中。


 
  只是依旧嘴刁,贪吃零食,五谷杂粮则挑肥拣瘦。按您写的开胃健脾方子,断断续续抓了几副,胃口确实转好了不少,小脸蛋亦日渐饱满红润了起来。
 
  读书、习字、练古筝却是自觉的,每日中午便能写完功课,叫我或铭检查后,上传至师生群里,期间还得了老师几回表扬。
 
  再过两月,子涵即满八岁。个子较去年暑天,又长了些许。小家伙如今能熟记成诵的精短诗词,已达百余首,最爱五言绝句与童话故事。
 
  另,古筝指法也流畅了许多,一些简单曲目,如《蝶恋花》《关山月》《采茶歌》《小鸟朝凤》《天下大同》……均弹奏得有模有样。她常说,今年爷爷奶奶再来,要逐一弹给你们听。
 
  每番电话,您总是担忧子镕,始终未将心思放在学习上,马上要升初中了,成绩很是不理想。
 
  其实也不必忧虑。男孩嘛,多半贪玩,年龄渐长,总会转变的。况子镕素来实诚,品性是极好的。个子又高,读书实在不济,将来随我们兄弟二人,也作个警察或消防员什么的,不亦顶好的?光荣,帅气,还招人喜欢。
 
  战疫之事,危难之时,警察自然是要冲在前线的。疫情发生以来,全局同事均日夜在岗,奔波劳碌。
 
  大年初三,局里召开战疫动员部署会后,我便与所有同仁一起,坚定又自然地在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


 
  自此,全警奔赴一线,余月几无休息。
 
  艰险自然是难免的,忧虑也偶尔有之。尤其在确诊患者与疑似病例逐日攀升之际,我与同事,隔日便须在交通卡口,逐一检测途经重点车辆与人员;轮流排班到收治医院或隔离场所,零距离深入采访负责值守看护的民辅警;与志愿队员一起,定时定点入户排查病患密切接触者……
 
  而作为宣传民警,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疫情之初,处里就按省厅要求,第一时间开设了《战疫日记》《一封家书》《以笔击鼓顶风逆行》《百名公安抗疫故事》等栏目。
 
  期间,所有宣传战线的兄弟姐妹们,除了白天战疫,晚上仍须熬夜写稿。月余时间,已先后推送报道了数百篇充满温情,又可歌可泣的公安战疫故事。
 
  这些故事微小、平凡、质朴,却又感人、励志、催泪,甚至谓之悲壮。毕竟,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警察,无疑是除医护人员外,离病毒最近,感染风险最高的不二群体。
 
  但4000余同事却心甘情愿又理所当然地,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400多万市民,筑起一座座最靠前,也是最终端的防疫堡垒。却无一抱怨、无一退缩。均选择顶风逆行。
 
  因此,我由衷感到,即使再苦再累,且艰又险,也有责任把兄弟们的故事,尽量记录下来,传递出去。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更是作为宣传民警,责无旁贷的担当与使命。
 
  其中尤以《战役日记》系列文章最为下细,今以成文二十余篇,之如《特殊的春节》《春归》《寂静的城市》《只有草木的登高节》《市民都戴上了口罩》《惊蛰》《我们一定能赢》……获得不少热议,颇为大家喜欢。
 
  我会一直坚持写下去,直至武汉平安、全川无疫、举国完胜。想必,您也一定是支持的。恰如幼时,常教导我们兄妹三人的:“国家有难,庶民有责。能文能武,方为丈夫。”
 
  这不恰恰也是我当初选择千里从警、投笔从戎,该有的初衷本意与家国情怀吗?
 
  但父亲也不必太过担心,对于战疫之事,局里极尽关切。每日上班,均有口罩保障,期间还发了一些消毒酒精,我和同事们都会照顾好自己并家人的。
 
  听大哥说,在佛山作警察的戴土生师兄,送家人的口罩也已收悉,极好。土生哥心素纯良,极重情义,与我大学四年就相交至深。今年若能回去,我再邀其至家中聚旧。
 
  望疫情快些过去,早日来巴团圆。(潘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