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从成都出境前往澳门的马来西亚国籍旅客,成为成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2019年度验放的第700万名出入境人员,标志着成都航空口岸成为全国第4个、中西部唯一一个出入境人员流量突破700万的一类航空口岸,仅次于上海浦东、北京首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继续位居全国对外开放空港第四位。
700万既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变化,也是一座城市的对外开放活力的体现。
2019年以来,成都市双流区继续主动担负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重任,进一步巩固提升机场枢纽通道能级,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开放机遇,让双流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筑平台 优势不断凸显
1956年12月12日,双桂寺机场划归民航使用,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1987年9月12日,双流机场实现国际航线“零”的突破开始,就预示着航空枢纽优势将是引领双流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舞台。
事实也是如此,双流“航空经济”在“空港”助力下顺势发展,不断按下“快进键”。2019年底,空港建设再次传来好消息——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由此双流国际机场机坪总数量已达到228个,极大提高了机场飞机滑行运行效率,为双流国际机场每年6000万人次旅客吞吐能力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证。
伴随空港平台载体加速扩能,双流也在不断织密航线,深化与世界的联系。继2019年1月19日,成都航空成功开通成都——苏梅岛首条国际航线,2019年,双流国际机场国际(地区)航空开通率持续加码,先后新开通了直飞芝加哥等15条国际客货运航线,创历年之最。目前,双流国际机场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不仅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继续保持第一,还让双流成为中西部地区深度融入全球、充分参与国际市场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除此以外,双流区在全力拓展开放大通道中,还大力实施“空港+蓉欧”、跨区域多式联运走廊建设,着力服务成都构建国际航空大通道,不断筑牢区域对外开放的平台基础。
勇探索 四面开花扩通途
全面对外开放形式下,区域发展加速竞争。双流如何利用“航空经济”金字招牌,保持独特的竞争优势?
2019年以来,双流区不断强化开放赋能、狠抓先行先试,持续提升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2019年7月14日,中国西部首架全货机正式加盟川航,这为双流借势扩展国际货运网络,支撑地区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将产生重要意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进口肉类、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接受海关总署验收组正式验收,为四川将再增加一条进口肉类新通道,并成为全省唯一的航空口岸进口肉类监管基地,并实现生物制品监管场地获批,让双流空港正式拥有了食用水生动物、植物种苗、药品等完备的特殊商品进口指定口岸资质,具备空运货物收发、保税货物存储、海关监管等功能,不断激发这航空经济的发展活力。
同时,2019年双流区还继续深入实施“智慧综关”系统建设,切实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优化通关环节,提升通关效率,让航空货物通关时间压缩60%以上,为双流经济社会建设带来了积极影响; 省政府宣布成都航空口岸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7×24”小时通关服务及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停留政策等,推动成都空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不夜港”。
善联结 强强联合成效好
随着四川自贸区建设加速深化,当周边区域城市充分借助自贸优势,加速铁路港、水港等平台发展的形势下,双流自贸区的发展需要积极与周边区域联动起来,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2019年12月25日,在锦城海关、青白江海关通过一系列“通关组合拳”操作下,两辆来自欧洲的进口汽车经成都铁路港,顺利转运至双流综保区,以保税存储的方式暂时寄存。此举也标志着四川省首单进口汽车保税存储业务正式落户双流综保区,这也是双流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走出的实质性步伐,对进一步丰富双流综保区业态,促进临空型国际贸易产业发展将产生重要积极意义。
双流综保区自2012年封关运行以来,持续在制度创新、政策衔接、项目引进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有益尝试,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上探索出一条具有“双流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为园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双流区还进一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速跨境电商发展,积极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让双流在“一带一路”上结交的伙伴城市越来越多,并吸引到了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等项目的聚集,助推了区内川开、盛帮等企业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不断深入国际合作。
2019年以来,双流开放溢出效益不断增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72亿元,增长10.3%,利用外资实际到位3.3亿元,先后新增了3个国际友好合作城市。(胡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