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湿+增植补绿+景观打造+网格化管理治理水污染 龙河示范湖创建:美了生态富了民

来源:华龙网 时间:2020-12-02 10:53:32编辑:谢川霞

龙河风景。重庆市河长办供图
11月13日,依山而建的丰都县龙河镇洞桩坪村,清澈的龙河从山脚蜿蜒而过。一大早,村民向俊峰便赶着骡子,将一袋袋肥料驮运至沿河的李树林。
向俊峰曾经是网箱养殖户,如今有了新身份——洞桩坪村果树专业合作社股东。向俊峰的身份转变与龙河(丰都段)全国示范河湖的创建分不开。近年来,丰都县围绕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示范河湖这一目标,在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复水生态的同时,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11月22日,龙河(丰都段)全国示范河湖建设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成为重庆市唯一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的河流。验收组专家认为,龙河(丰都段)示范河湖创建经验具有创新示范效应,为全国河湖管理及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提供了新样板。
治水
限养殖关工厂
从源头上斩断污染
发源于武陵山脉南麓的龙河为长江右岸一级支流,从石柱县下路街道进入丰都,至丰都县城汇入长江。在丰都境内,全长62.5公里,流域面积1347.5平方公里的龙河(丰都段)串起了丰都南岸龙河、三建、双路等11个乡镇,是当地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关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依托龙河航运优势,大大小小的工矿企业、畜禽养殖场分布于河道沿岸,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养殖粪便直排河中,严重影响了龙河水质。污染最严重时,部分河段水质低至劣V类。
向俊峰所在的龙河镇是丰都境内数一数二的人口大镇。上世纪90年代初,位于丰都龙河镇的石板水水库竣工,一些沿河居民利用水库水生环境,开展网箱养鱼。向俊峰也加入其中,在离家不远的龙河涂溪湖水域安装了20余口网箱。
“头几年行情不错时,一年能挣个十几万元,看到有利可图,不少外村人也来到水库养鱼。很长一段时间里,站在村头的山岗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网箱遍布湖面。”向俊峰回忆。
据统计,高峰时期,龙河石板水水库一带仅登记注册的网箱养殖企业就有四五十家,这还不算偷偷安装网箱的散户。
鱼类的饲料与排泄物不断进入水中,导致库区水质富营养化。“有时,在岸边就能闻到一股鱼腥味,甚至还有腐臭味。”向俊峰直言。
“在龙河治理中,我们首先从源头上斩断流域内水污染。”丰都县县长罗成告诉记者。
2018年,以龙河(丰都段)全国示范河湖创建为契机,丰都县彻底取缔了龙河石板水水库内22户1.4万平方米网箱养鱼,并全面关闭禁养区和限养区内的55家共计8800头生猪当量畜禽养殖场,对28家涉河工矿企业进行整体关闭搬迁、集中入园,从根本上改善了龙河水环境。
今年以来,龙河在丰都境内的水质持续达到Ⅲ类,部分河段达到Ⅱ类水质。
绿岸
网格化管理
打出生态“组合拳”
龙河(丰都段)流域大部分被国家湿地公园和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覆盖,在斩断污染源头后,河岸生态环境如何修复,成为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又一难题。
“我们打出了一套‘退耕还湿+增植补绿+景观打造’的系统修复组合拳,并在此基础上启动龙河(丰都段)网格化管理制度,确保河道生态长治久安。”罗成说。
家住三建乡鱼泉子村的冉朝明怎么也没想到,当年的砖厂如今会成为风景宜人的景观带——清澈的河水从大河坝边缓缓淌过,昔日的滩涂地上,缀满紫色花朵的芭茅草随风摇曳,岸边还修建了长亭、步道。
“光滩涂地补植就进行了三次。”三建乡副乡长任正义说,昔日砖厂废水向河中直排直放,不仅污染了龙河水质,更影响了沿河一带的土壤,岸堤寸草不生,到处是裸露的礁石。
在龙河(丰都段)沿线,像大河坝这样生态受损的岸堤还有多处。丰都县委县政府为此成立了专家团队,经过反复论证,梳理出科学的治理方案。
他们对受损严重的河堤进行换土,在水位发生间歇性变化的消落区种植了水杉、芭茅、菖蒲等十余种耐水淹的木本植物,为裸露的滩涂地披上了宽10余米的绿色外衣;又在常年高于水面的坡地,遵循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运用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相互搭配,形成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带,使其发挥护岸、生态缓冲、景观美化等综合效益。
不仅如此,丰都还启动了龙河镇村社三级网格员管理制度,结合脱贫攻坚公益性岗位,从村民中选聘网格管理员,开展巡河护河。
今年初,冉朝明也成为一名河道网格员,负责大河坝全长6公里河流及沿岸生态的管护。每天,他都要巡河3次,清理河道垃圾,排查违章行为,确保河道生态不被破坏。
“这几年,我明显感觉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好了,经常可以看见白鹭、野鸭子、鸳鸯等野生动物,岸上的垃圾也少了,村民渐渐养成爱护河道环境的好习惯。”冉朝明感慨道。
截至目前,龙河流域已形成长达30公里的绿化带、10公里的滨河绿道。丰都县还对两岸景观进行了提档升级,建成占地面积约116亩的大河坝湿地公园、42公里环涂溪湖景区绿道、62亩干坝子小微湿地等,使沿线老百姓真正“居住在公园里,生活在风景中”。
增效
发展乡村旅游
今年综合收入500万元
治理龙河的同时,如何保障村民增收,真正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我们以龙河流域为轴心,综合开发打造了花卉景观、观光农业、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推进河流沿岸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让示范河湖创建服务丰都全域旅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罗成告诉记者。
早在2018年,龙河镇便依托脱贫攻坚、国土绿化、库区后扶等项目,在河库沿线栽种下8000余亩经果林,村里还成立了果树专业合作社。
每到春季,石板水水库四周桃红柳绿、繁花簇簇,把清澈的龙河衬托得更有活力。从渔民转产后,向俊峰以经果林入股洞桩坪村果树专业合作社,又在果园打工,“明年果树挂果后,村里将举办旅游采摘季,一年挣个20万元不算难。”
而在三建乡,当地政府利用其地处龙河水利风景区,紧邻南天湖、雪玉洞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提出了打造龙河流域最美“生态休闲小镇”的目标。
为此,该乡以新场镇为中心,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将开发鱼泉子休闲垂钓、石龙门石林猎奇、双鹰河峡谷探险、廖家坝登山体验4个乡村旅游景点,并围绕景点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业态,让老百姓持续增收。
位于三建乡保家楼的“花与涧”是当地政府引入龙头企业开发的大型民宿项目。该民宿从今年5月开始试营业,虽然暂时只经营下午茶和餐饮,但每逢周末节假日,几乎天天爆满。
绿春坝村紧邻龙河,去年,投资人彭红娟一口气砸下800余万元,将沿河21间农房承租过来,融合周围的山水林田,打造古风民宿院落。在其带动下,保家楼一带陆续又有七八家村民也将自家老房子拾掇出来,搞起了民宿。
目前,龙河沿线保家楼、甘坝子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已具雏形,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左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