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凌云志报国情 六十年间八旬老人制作了千架中国战机模型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时间:2020-10-19 10:01:28编辑:刘婷婷

韦克敬的一生,与飞机有着不解之情。

儿时,看着日本敌机轰炸故土,他立下报国的愿望。青年时,看着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未能拥有自己自主制造的飞机,他略有遗憾且又充满希望和抱负;之后供职于航空工业成飞的他,师从航空模型制作泰斗级大师陈应明。在一架架飞机模型的刀刻和研磨中,他追逐航空梦,心怀报国情。
如今老人的房间内,摆设着各个时期自己做的飞机模型,每个的制作年份和型号他都如数家珍。韦克敬的每一架作品,也是中国航空工业书写的一份成就。尽管现已耄耋之年的他,很少亲手做模型了,但一有机会他还是乐意细数他的心血,与后辈倾诉,这六十余年的深情。

逃难半年
立下报国志愿几经周折终于入伍
出生在战争年代的韦克敬,6岁就在心底埋下了一颗航空梦的种子。
战火连天的年代,日本的战斗机从头上飞过是常有的事。还不会认字的韦克敬就跟着家人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战争逃难,半年的时间,从南宁逃到深圳。
逃难路上,日本敌机从头顶压过,那种感觉真是害怕又愤怒。“可是有了这样的经历,韦克敬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14岁时,他就开始报名参军,但因营养不良,体重过轻,被拒绝了好几次,在16岁终于如愿入伍。朝鲜战争停战后,战友们都被分到了全国各地,韦可敬到了武汉。
因为偏瘦,他被分配到了军乐队。然而,音律、乐器、唱歌等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概念。“出生在农村,童年都是在逃难中度过,音乐对我来说是个新奇的 ’玩意儿’”。在武汉的那几年,学习五线谱和乐器成了他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用韦老的话来说,五线谱就像五线豆芽一样。他还参加大合唱,音准还不错,最爱唱的是那首《东方红》。
不到四年的时间,他学会了画乐谱,敲小鼓,吹黑管。在1956年,新中国成立七周年的庆典中,韦可敬也成为了北京天安门乐队2000人中的一员。“我是第一排打小鼓的,那天下着小雨,毛主席穿着长大衣,带着帽子走上天安门,我当时整个人激动到僵硬了,小鼓都被我敲破了。”
庆典中,安排有飞行表演,结队从韦克敬头上飞过。
再次感受飞机的轰鸣声时,他又有新的愿望。“那个年代,中国天上飞的都是进口飞机。我坚信,未来这片蓝天上一定可以飞出中国制造的飞机。”
接触航模制作
拜我国航模第一人陈应明为师
1958年,韦克敬从部队转业来到成都,并选择在这安家立业。
分配到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在航空模型制作领域享有盛名的陈应明,并师从于他。刚到成飞时,条件不太好,大伙儿都住帐篷,改善后才搬进了员工宿舍。韦克敬住三楼,老师陈应明住二楼。
说起与老师的相识,韦克敬难掩笑意。“下班后经过二楼,陈老总是在做模型,我时不时停下来观摩一会,越看越带劲,太精美了。”一来二去,韦克敬和陈应明便熟悉起来。因为人手不足,陈应明找厂长要了2个助理,同时也邀请韦克敬跟着他一起做,航模路一发不可收拾。
那个年代做飞机模型,没有专门的设计图纸,有时甚至从报纸上剪下照片,按照比例人为手绘放大。现在有机器辅助,自然方便许多,但在韦老眼中,手工做模型有不可替代之处。“现在外面买的飞机模型都是机器做的,非常粗糙,和手工没法比。现在做如果要赶时间,我们会先用3D打印,但细节部分还是需要手工添加上去,再小的零件也要按照标准比例来制作。”
韦克敬说,自己制作的飞机也被陈老师扔过好几次。“老师是一个严谨的人,眼里容不得半分差错。”而且陈应明老师的“眼睛尖”,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多加了个零件都看得出来。我们得完完全全按照图纸来制作,切不可用主观审美去任意改变模型的外型。”他表示,做航空军事模型很讲究,多加一个部分或少配一个零件,飞机的机型就变了。陈老师那么多徒弟,韦克敬算是大徒弟,也是比较满意的弟子。至今回想起来,韦克敬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制作上千架飞机模型
陪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一个甲子
所有作品中,韦克敬制作最多的是歼-7模型。“歼-7有30多种型号,而且生产周期最长。”回忆中,他倾注感情最多的是歼-5甲。“那是厂里第一架型号飞机。这架飞机是按照1:10比例制作的半解剖模型,用于讲解飞机的构造和功能,加了雷达,可以夜间作战。”
在我国二代机设计制造初期,像韦克敬们制作的木模飞机就能作为等比例缩放样机,有助于设计想法或者技术工艺的验证,能够把飞机的设计创新提前展示出来,并开展相关演示验证,有助于设计的不断改进完善。
渐渐地,这一架架倾注心血的飞机模型,更成为了时代的纪念、荣誉和象征。
2013年,航空100年,中国航空博物馆找他定了50架飞机模型,“按照1:10的比例,一个型号一架,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机型。”这些型号在中国航空博物馆永久展出,这一个个模型,也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见证;
2018年10月18日,为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建厂60周年,成飞与社区联合举办“成飞情 航空梦——韦克敬航空模型科普展览”。那次展出的作品,是韦克敬老人历时一年多,制作、修复的60多架飞机模型,其中包括航空工业成飞研制生产的机型及世界明星战机;
在一次重大外事接待活动中,韦克敬做的歼-7模型还曾作为国礼赠予外宾……
六十年来,韦克敬用双手做出了上千架缩比飞机模型,大到按照1:5比例制作的约有两米长的模型,小到8厘米左右的迷你版。模型不大,耗时不少。他介绍,最简单的模型都要花半个月左右,大型或复杂一点的,就得花一两个月。
62年前,韦克敬刚来到成飞时,那里还是一片名副其实的“黄田坝”。一个甲子过去,这片土地上飞出了歼-5甲、歼-7、歼-10以及歼-20等著名战机。当“中国造”的战斗机从老人头上呼啸而过时,他很欣慰,自己儿时的梦想终于成真。手中的每一架飞机模型,亦代表了一个时代。一架架手工战机模型,记录下四川乃至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史的同时,也印刻着老人六十年如一日的凌云志、报国心。(封面新闻 杨晨 实习生 邹阿江 图片由航空工业成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