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就近认”到招聘求职“一点通”;从人才流动档案办理“零跑路”到证照、待遇、鉴定等领域公共服务事项结果共享互认……未来川渝两地企业和群众办事将更加方便快捷。
7月9日,在加强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省人社厅和重庆市人社局围绕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合作、工伤保险协同发展等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川渝两地将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融合发展和公共服务延伸,进一步强化公服务共建共享,共同推动成渝经济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升两地企业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方便快捷 公共服务事项“共认互享”
根据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建设协议,川渝两地人社将围绕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目标,聚焦两地企业群众现实需求,梳理就业、社保、人才等领域公共服务政策,统筹推动政策有序衔接。对政策一致的,统一规范事项名称、经办流程;对两地政策暂时无法统一的,建立协同机制,逐步实现异地可办、全域通办、结果共享互认。
同时,对标人社部颁布的人社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结合本地党委政府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统一规范的川渝人社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在建立统一的川渝人社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基础上,选取部分两地政策统一、信息系统支撑的证件办理、待遇计核、鉴定申办等服务事项结果共享互认。
了解到,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建设协议签订前,川渝两地人社部门经过对国家人社部、重庆市、四川省公共服务目录清单的梳理,双方已确认目前有86项公共服务事项可以共认互享,包括:社保领域48项,人才领域8项,就业领域10项,其他领域20项。
这86项公共服务事项,将通过“办理结果两地认可”“异地办理”“异地结果反馈”“结果数据共享”等多种“共享互认”形式,给川渝两地企业和百群众带来方便快捷。省人社厅相关人员以社保领域公共服务事项为例介绍:“比如社保卡的启用、挂失和解挂、密码修改和重置,高校毕业生的接收手续办理等,都可以通过异地办理,群众不用往返跑腿,极为方便。”
信息化支撑 保障公共服务一体化
公共服务事项共认互享,离不开信息化支撑。当天,省人社厅和重庆市人社局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合作签订协议,约定双方将通过信息化合作,实现川渝两地人社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融合发展和公共服务延伸。
“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人社信息化‘两地通’”。省人社厅信息化处相关人士介绍,将通过打通川渝两地人社网络和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共用,全面支撑人社领域公共服务事项办理及结果协同共享。
“随着信息化‘两地通’的实现,老百姓将获得更多方便。”上述人士介绍,以养老保险为例,数据共享后,川渝两地群众确认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只需通过手机、社保经办机构、乡镇(街道)社保服务机构和满足条件的村(社区)、就可以实现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这对异地居住的人们来说,将十分方便。
通过信息化数据共享,川渝两地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公共资源,或者实现办事零跑路。比如:川渝两地公共招聘网络系统将跨区域合作,对求职者而言,只需登录一个网站,就可以获得川渝两地公共招聘网上的招聘信息。而对于人才流动档案办理者而言,在网上就可以办理档案转移,实现办理过程“零跑路”。(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