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学城怎么建?他们“画”出一张蓝图

来源:华龙网 时间:2020-07-07 14:16:34编辑:刘映红

“推进主城都市区发展”系列访谈聚焦重庆科学城建设。重庆电视台供图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之一的主城都市区,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是一个重要目标,而主城都市区内的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是承载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科学城是什么?怎么建?设定了什么样的目标?《推进主城都市区发展》系列访谈邀请到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军,市教委副主任郭小萍,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肖庆华三位嘉宾,来共同聊一聊如何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城,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按“金篮子”要装“金鸡蛋”的要求
打造现代新城新样板
据介绍,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中梁山、缙云山以及长江、嘉陵江之间的西部槽谷地带。这里有高校云集的大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西永综合保税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多个新型产业园区,构建了以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那么重庆对于科学城建设是如何定位的呢?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肖庆华。重庆电视台供图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肖庆华表示,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园区概念。确切的讲,这座城是以产学研为前提的高新技术创新应用转化的基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坚持统筹谋划,突显科学主题,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加快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肖庆华介绍,在科学城未来的建设中,将以“一城多园”的模式,推动与四川的合作。将突显科学主题,开展科学教学,加强科学研究,深化科学实验,完善科学设施,集聚科学机构,培育科技人才、壮大科技企业、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交易、促进科技交流。科学城要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催生新需求,创造新业态,培育新经济,按照科学城是“金篮子”要装“金鸡蛋”的要求,来推动科学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方面,科学城将围绕新基建积极引进一批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在交通建设方面,将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科学城轨道交通建设、科学大道、科学谷等重点项目。在科学城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建设生态城市,依托寨山坪打造集科研创新、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为一体的科学公园、城市绿心。并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提升生活的舒适度、出行的便利度、创业的舒心度。
“总之一句话,未来的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化城市的新样板。”肖庆华说。
充分体现科学元素
科学城将重点建设布局三个集群

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军。 重庆电视台供图
既然是科学城,就要体现科学元素。现在我们有些什么“家底儿”,科技发展状况如何?
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军表示,这几年,我市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取得积极进展,奠定了科学城建设基础。创新投入方面,天使、风险三支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组建子基金84支、规模222.76亿元。预计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480亿左右、研发投入强度2.05%左右。创新主体方面,培育科技型企业18432家、高新技术企业3141家。创新基地方面,有中央在渝和市属科研院所65家,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83个,建成市级科技创新基地754家,特别是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61家。创新人才方面,全市共有R&D人员15.1万人,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642人。创新平台方面,建设以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为重点的创新园区体系,特别是国家级高新区4家、市级高新区7家。创新评价方面,2019年,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由全国第8位提升到第7位、保持西部第1。首次入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9全球创新指数”城市创新集群100强、排名第88位,比上年提升15位。
建设科学城,需要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完善科学设施,将重点建设布局三个集群:
推进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谋划建设超瞬态物质科学、长江模拟器、自然人群资源库、地下空间医学、重离子治疗等大科学装置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国家支持建设无线能量传输与环境影响等大科学工程。
推进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争取布局建设声光电磁、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国家实验室,争取布局建设大脑智能原理与仿脑控制、仪器仪表、分子病理学、山地城镇建设等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打造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重庆实验室”,形成空间分布集聚、学科内涵关联的原始创新集群。
推进布局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集群。争取布局建设智能汽车、绿色制造、轻合金材料、动力电池安全评价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制造业创新中心。
凝聚高校等智力优势
转化为科学城高质量发展优势
高校作为科学城的主力军,最主要的科技创新主体之一,如何把我市现有的高校的智力优势,转换成为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呢,该如何用好它?

市教委副主任郭小萍。重庆电视台供图
对此,市教委副主任郭小萍表示,全市共有普通高校65所,从科技创新资源的分布来看,科学城可以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说现在位于科学城核心区有14所高校,这14所高校拥有的创新资源占了全市高校创新资源的50%以上。而且按照教育系统的规划,届时全市所有高校90%以上的创新资源,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向科学城集聚。
具体做法是,通过双一流的建设,来夯实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就是要把高校的科教资源,向科学城建设急需的一些学科和专业来集中,争取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强化人才引育,为科学城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撑,鼓励高校面向全球来揽才,为科学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郭小萍表示,目前,市教委正加快研究在科学城形成一流科研机构集群的支持办法,将于近期联合市科技局报送市政府审定。
此外,市教委正与高新区、北碚区等区县进行对接,拟开展“高校走进科学城”系列活动,让高校更多了解科学城战略定位和规划布局,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科学城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创新资源集聚、人才智力密集的优势,加强产学研互动,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在科学城转移转化。
接下来,市教委将依托高校众创空间、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等,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吸引国际国内创新创业成果落户科学城,构建大学与城市相融、创新与创业涌动的智力密集区,推动建设充满活力、创新资源富集、创业氛围浓厚的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伊永军)